人伊香蕉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返回教學研究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研究
                王學儉 張羽茜
                【摘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國家意識作為國家和個人的精神紐帶,其培育實踐能夠促進新時代大學生對歷史使命的擔當、推動新時代大學生自由全面發(fā)展、最終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有新的要求,應該以時代化、民族化、國際化為基本遵循。具體來說,要整合民族時代體驗、以核心價值觀構建價值共識、將頂層設計與現(xiàn)實保障相結合、將歷史使命與人類擔當相結合,從而有效推進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
                【作者簡介】王學儉,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張羽茜,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甘肅? 蘭州? 730000)
                【原文出處】《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武漢),2019.1下.13~17
                【基金項目】本文系蘭州大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重點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重點項目“新時代與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代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18LZUJBWZD006)的階段性成果。
                青年是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皟蓚€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新時代大學生勇?lián)鷼v史使命,勠力同心、不斷奮斗?!皣乙庾R是人們在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對國家的態(tài)度、情感、認知以及信念、習俗、價值認同的復合存在形式?!?sup>[1](P356)國家意識的有無強弱關系到人們是否對新時代的中國有理性全面的認知、持久穩(wěn)定的認同、真摯深沉的情感,進而對人們的實踐活動產(chǎn)生深刻影響。因此,大學生的國家意識關乎自身發(fā)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
                一、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的價值彰顯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把個人與國家、新時代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促進個人自身發(fā)展和時代使命擔當,最終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
                1.推動新時代大學生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爸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sup>[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意味著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有了更為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也意味著人民有了更多的希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叭说谋举|(zhì)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sup>[3](P56)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作為基礎性因素影響著個人的精神生活。因此,現(xiàn)階段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內(nèi)在地要求人與國家關系的和諧。而國家意識作為包含認知、態(tài)度、情感并指向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復合存在形式,其培育實踐將幫助新時代大學生形成兼具理性認知和感性情感的完整的國民人格并滿足其心理需求,進而促進新時代大學生自由全面發(fā)展。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我們?nèi)松y得的際遇。”[4]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握時代特點、契合時代需要,在奮斗中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國家意識培育能夠使當代大學生對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國內(nèi)國際形勢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頂層設計和人民體驗等有客觀全面的認知,從而對新時代的中國有更加準確的把握。積極理性的國家意識能夠讓大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新時代,在奮斗中有明確的方向感和更高的獲得感、滿足感,從而在時代需要與個人理想的互動中實現(xiàn)自我,使得大學生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職業(yè),都能夠在“中國夢”和“個人夢”的統(tǒng)一中推動自身在新時代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2.促進新時代大學生對歷史使命的擔當?!扒嗄暌淮欣硐?、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sup>[5]為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大學生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責無旁貸,而國家意識培育將促進新時代大學生敢于擔當、樂于擔當、自覺擔當。
                國家意識培育將促進新時代大學生敢于擔當。敢于擔當是一種自信,這種自信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來源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并邁向“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也來源于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中的中國精神。國家意識培育以增進大學生對國家的認知為基礎,通過國家歷史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國家方針政策教育等有力增進大學生對國家的積極認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四個自信”,從而為大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敢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奠定思想基礎。國家意識培育將促進新時代大學生樂于擔當。樂于擔當是一種歸屬,這種歸屬來源于國家是“我”的國家,“我”是國家的一部分,從而主動將國家興衰與個人命運緊密結合起來。“國家意識是行為主體的個人與國家之間發(fā)生情感上的結合,在心理上認為我是國家的一部分。在自我內(nèi)部,國家也被內(nèi)攝而成為自我的一部分?!?sup>[6](P226)因此,國家意識培育能夠增進新時代大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并進而形成責任擔當意識,使其樂于擔當。國家意識培育將促進新時代大學生自覺擔當。自覺擔當是一種行動,這種行動來源于對自身使命的清晰認識。自覺擔當是從認識到實踐的重要跨越,實踐以認識為指導。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并將其作為基礎性教育內(nèi)容融入其中,從而使學生明晰時代使命,自覺擔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
                3.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人才是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逐步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國內(nèi)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全面深化改革面臨重重挑戰(zhàn),國際形勢波譎云詭,意識形態(tài)和國家利益的差異使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妄圖通過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發(fā)展。新時代的中國“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7]。中美貿(mào)易戰(zhàn)使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必須不斷提高我國關鍵核心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科技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關鍵,人才則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關鍵。而國家意識培育能夠讓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發(fā)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新理念有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從而激發(fā)主體活力,使新時代大學生主動踐行“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發(fā)揮自身本領,助力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共同奮斗。國家意識培育通過理論教育、實踐體驗等方式擴大了大學生根植于共同歷史地理、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的國家共識,從而能夠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凝聚人心,匯聚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強大合力。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如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頡頏、地域差距、貧富差距等動搖著人們原有的國家意識。而國家意識培育不僅關注人們對于國家的積極態(tài)度、正面情感,也探析人們對于國家的消極態(tài)度、負面情感。因此,盡管大學生的原有國家意識勢必包含消極面,但國家意識培育可以對其進行及時的疏導,使其化作新時代大學生的奮斗動力。
                二、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的基本遵循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應當做到時代化、民族化、國際化。
                1.時代化的國家意識培育。新時代有新課題,新課題有新要求。國家意識培育作為重塑、完善學生精神世界以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彰顯時代特征,滿足時代需要。具體來說,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應融入時代內(nèi)容、面向時代挑戰(zhàn)、運用現(xiàn)代化手段。
                首先,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要融入時代內(nèi)容。一方面,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應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并將其融入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能夠為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提供方向指引,注入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應該融入時代體驗,用切實發(fā)生在這個時代,為普通中國人所觀所感所經(jīng)歷的精神體驗激發(fā)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其次,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要面向時代挑戰(zhàn)。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一方面,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必須直面我國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為新時代的戰(zhàn)略安排是逐步在實踐中從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既要承認我國當前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又要對其歷史現(xiàn)實限制和改進方向作出必要的解釋和規(guī)劃,進而疏導大學生消極的國家意識。另一方面,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必須不斷優(yōu)化供給,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內(nèi)心世界出發(fā)去培植涵蓋心理認同、共同價值觀、真摯感情的穩(wěn)定完整的國家意識。再次,國家意識培育要運用現(xiàn)代化手段。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現(xiàn)代科技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所帶來的微博、微信等網(wǎng)絡媒體、自媒體的盛行給大學生表達自我、交流互動提供了平臺,為我們了解、把握當代大學生的國家意識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科技又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甚至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社會文化,進而影響著大學生對于國家的認知、判斷。因此,應當將科技因素納入考慮范圍之內(nèi),因勢利導,借助現(xiàn)代科技的獨特作用去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國家意識。
                2.民族化的國家意識培育?!安煌緛怼笔恰拔胀鈦怼焙汀懊嫦蛭磥怼钡那疤岷突A。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方文化碰撞、多元社會思潮沖擊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攻擊使得新時代大學生的國家意識受到巨大挑戰(zhàn)。西方國家妄圖通過“人權高于主權論”“個人主義”等瓦解我國大學生的國家意識,但事實上,包括西方國家在內(nèi)的每個國家的國民都有自己的國家意識,對于當代中國大學生來說,根植于我們國家、民族血脈中的獨特性,才是中國學生國家意識的根本支撐。對于國家和個人的關系、國家和國家意識的內(nèi)涵都應該有中國化的、民族化的理論、話語來解答和回應,而不能在多元社會思潮和西方話語體系的沖擊甚至詰難中失語。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sup>[8]大學生國家意識的培育必須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隨著全球化和改革開放,對外交流日益深入,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但大部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仍然被國人認可并繼承了下來,而被現(xiàn)代社會所淡化和丟失的某些部分也仍然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形式發(fā)揮著作用。因此,脫離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脫離了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根基。要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國家意識就必須回答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有哪些是始終堅持的。所以,民族化的國家意識培育必須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夯實中國大學生國家意識根基。在此基礎上,民族化的國家意識培育,必須努力構建大學生對于國家的思想共識。社會的快速變化勢必會對原有共識產(chǎn)生沖擊?!白儭笔莿?chuàng)新的動力,“不變”則是安定的來源,國家意識要有凝聚力、向心力,就必須有相對穩(wěn)定的國家認知,要有為整個民族所認同的共識支撐。正視共識危機、繼承原有認識的合理成分,再塑大學生對國家的思想共識,是構建其相對穩(wěn)定的國家意識的重要基礎。
                3.國際化的國家意識培育。新時代的中國前所未有地與世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從國家層面來看,一方面,“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實現(xiàn)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和穩(wěn)定的國際秩序”[9]。全球化背景下,環(huán)境問題、恐怖組織問題、經(jīng)濟發(fā)展問題等已經(jīng)成為世界人民共同面對的挑戰(zhàn),合作才能實現(xiàn)共贏。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我國的大國擔當?shù)捏w現(xiàn)。從個人層面來看,新時代的大學生不僅借祖國發(fā)展機遇有了更多走出國門、對外學習交流的機會,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也大大拉近了中國學生和世界的距離,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新時代大學生對國家的認知認同。因此,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必須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擔當。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都需要既具有中國智慧又具有中國氣派的人才支持。一方面,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不能止步于告訴學生中國是什么樣的,還要讓學生對世界中的中國、中國面對的世界有理性全面的認知,以國際化、理性化的國家意識促進新時代大學生抓住時代機遇,實現(xiàn)人生理想,擔當民族使命。另一方面,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大國胸懷,使當代大學生將熱愛祖國和人類擔當結合起來,培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的中國氣派。此外,面對大學生國家意識的外來威脅,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應該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積極預防、及時應對,使大學生在傳統(tǒng)安全領域和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都能樹立國家安全意識,為穩(wěn)定積極的國家意識保駕護航。
                三、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的實踐路徑
                1.整合強化時代體驗,厚植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情感底基。相對穩(wěn)定的國家意識來源于零散的國人體驗。愛國、敬業(yè)、進取這些積極的精神體驗為中國人在個人生活和國家建設中提供著動力,但國家意識的消極維度也客觀存在。沉淀其積極面、弱化其消極面以重塑中國人精神世界是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的重要使命。國家意識培育因為立足于新時代,來自大學生的切身體驗而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戰(zhàn)狼Ⅱ》的轟動正顯示了中國從“富起來”逐漸走向“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帶給中國人民的強大感召力。但是焦慮、冷漠、物欲、信任危機等消極的心理體驗可能會誤導大學生對國家的認知,稀釋大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應該整合強化時代體驗,提升學生精神體驗水平,增強學生對于國家的正向認知。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挖掘高校學生切身經(jīng)歷的大事件并加以整合形成國家意識培育的教育資源,以保證培育實踐貼近時代、貼近學生;另一方面,要借助校園媒體、課堂教學、校園環(huán)境營造等方式傳播這些時代體驗以強化大學生國家意識的積極面。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體驗并不要求為全體學生所親身經(jīng)歷。具有代表性的群體所經(jīng)歷的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同樣可以成為國家意識培育的教育素材。整合強化時代體驗不僅要強化學生的已有認知,而且要讓大學生從其他人的體驗中更新對于國家的認知,從而形成更加全面、客觀、理性的國家意識。而對于國家意識的消極層面,一方面是因為認知偏差,對此,應當對學生的錯誤認知進行及時糾正,以事實真相化解由于錯誤認知帶來的消極的國家意識;另一方面是因為客觀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對此,應當針對大學生的消極心態(tài)進行教育和疏導,從而讓大學生認識到中國所處社會階段和國情的特殊性決定了當前會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不足和問題,而這應該成為中華兒女努力奮斗的動力所在。理性的國家意識并不是盲目崇拜,而應該是作為時代新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以核心價值觀構建價值共識,堅實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價值支撐。在新時代,是否有為整個民族所認同的價值共識作為價值支撐,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xiàn)的重要精神保障?!吧鐣髁x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sup>[10]因此,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價值共識,堅實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的價值支撐。
                首先,應該充分發(fā)揮國家在價值引導方面的作用。價值觀是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不止于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更應該充分發(fā)揮國家的作用,在制度、政策、司法、輿論等方面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予以保障和支持。讓大學生在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同時,感覺到國家的保障,感受到自己和國家的共性,從而形成國家的“主人翁意識”。其次,應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家與個人的關系。國家與個人的統(tǒng)一性、共生共榮性是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要讓大學生充分理解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和個人層面的統(tǒng)一性、“中國夢”和“青春夢”的統(tǒng)一性。最后,應該將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聯(lián)系起來。共同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是國民思想共識的根基,而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思想共識構建的重要方面,必須回應“源”的問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來源。因此,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聯(lián)系起來以堅實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價值支撐。
                3.頂層設計與現(xiàn)實保障相結合,筑牢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系統(tǒng)架構。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應當堅持習近平同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和心理需求。面對理想和現(xiàn)實的落差、對未來的難以預知,大學生的國家意識也變得充滿矛盾。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不否認國家和自己的切實相關性,但問題在于大學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自己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非簡單的相關者,這是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需要回應的問題。
                雖然國家意識培育關注的是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但精神世界受到現(xiàn)實世界的制約。不論是焦慮、浮躁的社會心態(tài),還是“扶不扶”的價值迷茫,從根本上源于人們對于現(xiàn)實的無力感和缺乏對于未來必要的可控感。所以,不僅要關注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也應注重頂層設計對未來的引領作用和現(xiàn)實保障對精神世界的基礎作用。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應當做到頂層設計和現(xiàn)實保障相結合。在頂層設計方面,首先,應該充分重視并有效推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引領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其次,應該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宣傳,讓學生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等國家頂層設計有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最后,應該給予大學生以及時、便捷的信息支持,以增強大學生對于未來的把控感。在現(xiàn)實保障方面,一方面,要對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如教育、醫(yī)療、就業(yè)等予以回應、不斷改善,增強大學生對國家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應該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當家做主,切實保障包括大學生在內(nèi)的國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個人權利和渠道暢通,增強大學生對國家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從而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理性、積極的國家意識。
                4.歷史使命與人類擔當相結合,培植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國際視野。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前所未有地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新時代大學生要擔負起民族復興大任,不僅要有愛國情感,還要有國際視野。只有從世界舞臺去認識中國,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只有從國際視野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在互利共贏中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應該將歷史使命和人類擔當教育相結合。
                首先,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拓寬學生的認知視角,教育學生從國際舞臺去認識中國,從而形成更加全面、客觀的國家意識以明晰奮斗方向并指導實踐。其次,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應該培植當代大學生的大國胸懷。愛好和平、兼容并包是中華民族延續(xù)千年的文化品質(zhì)。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新時代,我國命運與世界發(fā)展前所未有地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耙粠б宦贰背h的提出和實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都是我國擔當國際責任、尋求互利共贏的實踐。具體到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應該在教育內(nèi)容中加入我國外交動態(tài)、國際局勢并輔之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從而在理性認知和感性情感兩個方面培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的大國胸懷。最后,新時代國家意識培育應該始終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核心指向。無論是國際視野培養(yǎng)還是大國胸懷培育都要堅持民族立場,做到“不忘本來”,始終以增強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為基本歸宿。
                參考文獻:
                [1][美]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M].秦亞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5][8][9][10]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報,2017-10-28(1).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2日)[N].人民日報,2018-05-03(2).
                [6][新加坡]宋明順.新加坡青年的意識結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7]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019年 第二期

                2019年 第二期

                整刊閱讀

                本期其它文章

                十八大以來“綱要”課程與教學研究現(xiàn)狀、熱點及問題 ——基于CNKI相關文獻的統(tǒng)計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發(fā)展歷程與建設經(jīng)驗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法治素養(yǎng)培育的發(fā)展回顧與展望
                改革開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之回顧與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話語權及其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理論思維
                “敘事”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中的運用
                “概論”課中深化“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教學的若干思考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基本問題研究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開放式教學模式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文化資源運用 ——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例
                全要素驅動的高校思政課研討式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有效教學”亟待破解的“三對矛盾”
                慕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狀、問題及發(fā)展
                西方憲政民主思潮的網(wǎng)絡議題與引導策略
                試析新自由主義在經(jīng)濟上的實質(zhì)和危害
                思想政治理論課全員深度互動教學的新思考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三制”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
                意識形態(tài)概念基本特征的邏輯辨正 ——基于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文本考察
                論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愛國主義的態(tài)度
                習近平對中國精神的當代倡揚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的制約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翻轉協(xié)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國際視野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研究
                厘清與強化: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定位、功能及相關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