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伊香蕉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返回教學研究

                “大思政課”視域下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多重維度
                汪金英 王大奇
                【摘要】“大思政課”理念的提出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新的發(fā)展視野和方向,思政課實踐教學成為激活育人效能的關鍵場域。善用“大思政課”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要從價值、現(xiàn)實、實踐等多重維度著手。在價值維度上,以“國之大者”的大胸懷、立德樹人的大使命、大歷史觀的大視野為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價值遵循。在現(xiàn)實維度上,以立足“兩個大局”的現(xiàn)實大格局、定格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現(xiàn)實大成就、聚焦虛擬實踐的現(xiàn)實大轉向為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實際遇。在實踐維度上,以協(xié)同共驅育人打造“大協(xié)同”模式、轉變教師角色確立“大先生”定位、完善評價標準構建“大評價”體系為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大思政課”;思政課;實踐教學
                【作者簡介】汪金英,東北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王大奇,東北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黑龍江哈爾濱150040)。
                【原文出處】《黑龍江高教研究》(哈爾濱),2023.5.149~153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三個轉化’問題研究”(編號:SJGSY202003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新時代林業(yè)高校生態(tài)文明教育體系的構建”(編號:SJGZ20190003)。
                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yī)藥衛(wèi)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提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xiàn)實結合起來?!盵1]這一重要論斷既為思政課的宏觀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突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思政課改革與發(fā)展中的重要意義,實踐場域成為思政課教學充分發(fā)揮育人效能的關鍵點。立足新時代的大格局、大歷史、大背景中,善用“大思政課”構建富含中國特色、時代特色的思政課教學體系,重點在積極拓展和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用實踐教學的小課堂注解社會的大課堂,切實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與感染力,引導廣大青年在鮮活的實踐中樹立大志向、明晰大德行,以穩(wěn)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的新姿態(tài)成就大才干、擔當大責任,不斷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能級躍遷。
                一、價值維度:“大思政課”視域下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價值遵循
                從實質上來說,思政課實踐教學本身就是遵循一定意識形態(tài)價值的社會化活動,而以“大思政課”為透視點進行優(yōu)化,其內核并不單純指向形式和方法的多樣,重在精神價值的涵養(yǎng)之大?!霸趦r值認識的指導下,人們的價值選擇、價值分析、價值實踐才能更加全面、更加系統(tǒng),人們的價值理解才能更加接近價值本質、接近價值活動的內在規(guī)律,人們的價值判斷才能更加正確、更加合理,人們的價值決策才能更加科學、更加有效”[2]。因此,脫離了價值導向的實踐教學只能在淺層無序的彷徨中尋找真理的邊界,只有錨定明確價值的實踐教學,才能撥開“此案”的迷霧直達真理的“彼岸”。善用“大思政課”深入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要順著時代的脈絡抽絲剝繭,以“國之大者”、立德樹人、大歷史觀為實踐教學的價值遵循,在強大真理感召下將青年學生塑造成勇?lián)褡鍙团d大任的時代新人。
                1.大胸懷:心懷“國之大者”的價值旨趣
                “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3]。思政課作為高等教育中的關鍵性課程,更要以此為價值引領,而順此邏輯進路,思政課實踐教學要凸顯“大”的本質屬性,首要就是扎根于“國之大者”。以“國之大者”為實踐教學的價值旨趣,是社會主義教育與其他性質教育的本質區(qū)別,是突破形式主義假象、戳穿資本主義謊言以實現(xiàn)思政課應然教育功能的必然選擇。當前國際形勢波詭云譎,西方“普世價值”帶動的虛假經(jīng)濟繁榮與虛偽自由民主容易遮蔽人們的雙眼,導致個人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抬頭之勢明顯?;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在場意義理應涵括以“國之大者”點化青年學生,廓清“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使得一切意識形態(tài)化的問題在實踐中得到合理的解決?!皣笳摺奔仁侵腥A民族在長久歷史發(fā)展脈絡中凝結成的價值共識,又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概括化與對象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還是未來朝著共產主義進發(fā)的理念遵循。因此,秉持“國之大者”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邏輯是汲取歷史發(fā)展經(jīng)驗、順應時代發(fā)展大勢、對接未來發(fā)展取向的中華文明一體統(tǒng)籌。志存高遠才能腳踏實地,以“國之大者”為志,是在實踐中引導廣大青年樹立大世界觀、大人生觀、大價值觀,培養(yǎng)廣大青年“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壯志胸懷,不斷增強廣大青年的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判斷力,在實踐的廣闊場域中將當代青年鍛造成“國之重器”。
                2.大使命:堅定立德樹人的價值立場
                自古對于德育價值的議論紛爭不斷,但紛爭無論如何演進、發(fā)酵,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的德育論斷核心都繞不開“德育是一項特殊的教育活動,其意義不在于德育活動本身,而在于對德育對象的塑造和培養(yǎng),在于使德育對象‘真知善行’、‘知行合一’”[4]。結合新時代下的話語表達,其中“培養(yǎng)”是“立德”,“塑造”是“樹人”,所以天然從屬于德育范疇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自然也要以此為價值立場,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真知,進而轉化為行為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標準”[5],這一戰(zhàn)略性指導為善用“大思政課”指明了發(fā)展方向,立德樹人也成為評判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根本性指標?!按笏颊n”視域下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不是簡單地開設一門新的課程或是組織一項實踐活動,而是育人與育才相統(tǒng)一理念的一種回歸,建好這門大寫的關鍵課程、上好這堂關鍵的人生大課,重點就是從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6]。大道至簡,簡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人以大道就是在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以高度的自覺和自信行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上。大智若愚,“愚”是韜光養(yǎng)晦,是胸有丘壑的泰然自若,啟人以大智就是在實踐教學中啟迪學生以馬克思主義透視一切真假、善惡、美丑的社會萬象,形成洞若觀火、了然于胸的淡然。大德敦化,廣育萬物,止于至善,育人以大德就是在實踐教學中培育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實踐觀,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中。
                3.大視野:著眼于大歷史觀的價值視角
                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通過大視野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的認同,正確理解過去和現(xiàn)實,從容擁抱未來。而要打通歷史認識,站在更寬廣、更宏觀的視角認識中國和世界,就要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發(fā)展的洪流中準確把握時代背景、社會本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現(xiàn)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是未來的歷史。”[7]“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guī)律,提出因應的戰(zhàn)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盵8]從這一方面來說,歷史已不僅僅是過去的歷史,更是探求未來發(fā)展命題的答案,其中,既深刻反映了在實踐邏輯中融入歷史邏輯的必要性,也明確指出了樹立大歷史觀的價值與意義。以大歷史觀為價值視角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就是用歷史視野、國際視野、知識視野,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的廣闊覆蓋中,在認識和改造自然與社會中,引導學生實事求是、辯證地去弄清史實,掌握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此外,隨著國際國內格局不斷變化,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輝格解釋、顛覆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等不良聲音通過片面性解構和選擇性虛無,利用人的記憶遺忘特性,只看到歷史的偶然性,單獨截取某一歷史碎片進行精雕細琢,依照現(xiàn)在的標準去大肆評判和衡量,惡意揣測、抹黑黨和國家的歷史,消解社會主流價值,嚴重沖擊思政課實踐教學。著眼于大歷史觀視角的實踐教學,可以有效指引教師和學生跳出居心叵測的思維陷阱和邏輯圈套,以“會當凌絕頂”的廣闊視域察史明理,對不良聲音給予最有力回擊。
                二、現(xiàn)實維度:“大思政課”視域下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xiàn)實際遇
                “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9]?!按笏颊n”作為一種劃時代的教學活動產物,其本質上就是實踐的,而實踐活動只有以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實際需要為展開,才能避免陷入單純的思維領域活動。解決問題與對標現(xiàn)實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的根源,思想政治教育最初就是在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牽引或倒逼境遇中上升為理性認識而不斷發(fā)展的,理性認識又需要人不斷以現(xiàn)實為觀照,將其轉化為理性實踐,才能加深人們對于事物的正確認知[10]。區(qū)別于理論化的講授,實踐教學突破了理論的疆域限制,將事物以更客觀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由意志,讓學生直觀地運用理論去解決和面對現(xiàn)實,理性認識也在揚棄中形成螺旋式的上升。因此,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接洽時代發(fā)展境遇,讓學生在現(xiàn)實活動的展開中,將熟知的理論概念轉化為真知的自覺意識,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
                1.立足“兩個大局”的現(xiàn)實大格局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馭勢者獨步天下。新的征程凸顯新特點,思政課實踐教學要在新征程中察勢、趨勢、馭勢,就必須“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zhàn)”[11]?!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既是對中國共產黨在一派衰敗凋敝中,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高度歷史性總結,也是黨和國家基于新的歷史方位奮力擘畫的發(fā)展藍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是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與形勢的深刻總結,也是對世界發(fā)展格局的科學研判?!皟蓚€大局”相互交織、深度融合,共同構成“大思政課”育新機、開新局的時代沃壤,為思政課實踐教學從大視野、大格局中提供理論闡釋、是非辨析、信念磨礪的鮮活素材和活動場域。實踐教學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升學生改造現(xiàn)實生活的能力,引領學生在時移世易中審時度勢、科學應變。立足“兩個大局”講授思政課實踐教學是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打通理論與現(xiàn)實的實然通道,激活并發(fā)揮好教學的應變功能,講好“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世紀之問的應有之義。要不斷以“兩個大局”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幫助學生打破理論的枷鎖和束縛,走出觀念世界的藩籬,從容應對當下和未來的現(xiàn)實世界,在正確理解和科學把握中國發(fā)展的時機和世界發(fā)展的大勢基礎上,在腳步的丈量、眼睛的觀察、耳朵的傾聽、內心的感應中體悟理論在現(xiàn)實應用中的微妙與多樣。
                2.定格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現(xiàn)實大成就
                教育教學要常講常新,這不僅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在規(guī)定屬性,更是思想政治理論不斷生發(fā)的必然邏輯。如何以“講”助“新”、以“新”促“講”,就是要讓理論在新的社會形態(tài)的土壤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就算在歷史的變遷中舊的理論終將走向“凋亡”,依然會化作“春泥”在更新的社會形態(tài)反哺新生的理論之“花”?!包h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12],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是當下“大思政課”出場的社會文明背景,以新形態(tài)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注解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表達,才能講好、講深、講透、講活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當代運用,向學生生動呈現(xiàn)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規(guī)律和中國發(fā)展成就。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繪就的一幅中國式現(xiàn)代化圖景,在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中國式畫卷中開展好思政課實踐教學要從新道路、新理論、新制度、新文化發(fā)力,助力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向人類文明新常態(tài)轉化。從新道路發(fā)力就是將實踐教學融入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中,讓學生洞悉西方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邏輯的悖反性,理解“兩個必然”的客觀歷史必然性,明確中國開辟的現(xiàn)代化道路新范式。從新理論發(fā)力就是在實踐教學中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飛躍的深入認知與實踐運用,解碼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現(xiàn)實圖式,促進實踐教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傳授的辯證互動、同頻共振。從新制度發(fā)力就是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強烈認同,把握當下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運行的發(fā)生學密碼,積極主動遵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的剛性規(guī)定,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社會整合。從新文化發(fā)力就是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yǎng)實踐教學的人文素養(yǎng),在“以德化人”和“以文化人”協(xié)調并進的教育教學中,幫助學生深刻把握社會經(jīng)濟基礎的現(xiàn)實狀況和變化動向,厚植新時代文化教育。
                3.聚焦虛擬實踐的現(xiàn)實大轉向
                “虛擬實踐是人的物質實踐在網(wǎng)絡社會的延伸與拓展,代表實踐領域的新方向”[13]。在網(wǎng)絡新媒體廣泛應用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續(xù)的雙重背景下,人類生存的現(xiàn)實社會正向網(wǎng)絡空間延展,數(shù)字信息不再是遠離人類生存的外在技術形態(tài),而是人們進行社會生產和日常實踐的重要媒介,聚焦實踐領域的新方向也逐步成為思政課實踐教學在善用“大思政課”中對接現(xiàn)實的必然轉向。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開展虛擬實踐,需要通過數(shù)字化中介系統(tǒng)建構全新的實踐教學模式,是借用現(xiàn)代化技術實現(xiàn)虛實結合的互為補充,其中,人、技術與社會構筑成相互支撐的三位一體,三者融合發(fā)展、相得益彰,共同推進新時代實踐育人效果。虛擬實踐幫助思政課實踐教學打破時空的阻閡,消弭地域、種族、語言、文化等界限,實現(xiàn)過去、現(xiàn)在、未來等三個向度的統(tǒng)一,還加強了實踐互動和思維互動的同一性,思維和實踐的相互轉化變得更加容易,個體實踐與社會實踐之間的關聯(lián)程度也愈加緊密。換言之,引入虛擬實踐可以有效改善思政課實踐教學環(huán)境,擴大承載能力,推動教學關系優(yōu)化和結構重組,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人潛能,進而促進人格健全、意識獨立以及社會發(fā)展[14]。與此同時,虛擬實踐去中心化、面具化、沉浸化的多重特點也隱匿著矛盾與沖突,需要因勢利導、積極應對。要不斷強化學生的網(wǎng)絡道德教育,培育正確的責任意識和誠信觀念,讓學生厘清虛擬世界并非與現(xiàn)實世界完全背離,二者間存在一定映射關系,不能置身其中就放浪形骸。要凸顯在虛擬實踐中的引導力量,防止學生沉溺虛擬化網(wǎng)絡社交或墮入網(wǎng)絡娛樂化傾向而無法自拔,能夠抵御多元社會思潮侵擾和不良信息沖擊。
                三、實踐維度:“大思政課”視域下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踐路徑
                “如果我們要改革教育實踐,就必須到教育實踐中去,獲得從實踐中來的真知,再以實踐價值取向去指導實踐,這樣才能夠真正獲得‘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科學真理”[15]。實踐既是馬克思全部理論的基石和力量源泉,也是實現(xiàn)用馬克思主義育人的基點。“大思政課”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價值遵循和現(xiàn)實際遇,必然在具體實踐中也呼喚新的作為。思政課實踐教學優(yōu)化的靜觀和反思,只有最終指向具體的改革實施和現(xiàn)實的人,以當下的實踐方式探求學生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實然路徑,才能打通價值與現(xiàn)實的通道。從“大思政課”中汲取資源和力量建設新時代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要打造“大協(xié)同”模式、確立“大先生”定位、構建“大評價”體系,進一步穩(wěn)固和提升其作為“人生大課”的地位與作用。
                1.協(xié)同共驅育人打造“大協(xié)同”模式
                “大思政課”視域下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雜糅著各種要素,包含著多邊互動的教學過程,需要各方協(xié)同共驅才能將理論通過實踐升華。同時,相較于理論化授課,思政課實踐教學不拘泥于課堂、教室等固定性因素,將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展開,政府、高校、家庭、企業(yè)等諸多參與者在教學中的價值和功能也得以拓展和延伸,需要深層次激活教育資源,才能形成“大協(xié)同”的育人模式,發(fā)揮合力育人的最大效應[16]?!皩W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單純一條線的工作,應該是全方位的”[17]。有鑒于此,結合協(xié)同育人關系審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驅動要素之間的內在關系,既是回應構建貫通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現(xiàn)實需求,也是深入把握實踐教學內在矛盾的重要體現(xiàn)。由此,在“大思政課”的教學生態(tài)下,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優(yōu)化意味著需要深刻正視其他教學參與主體的影響力,將這些空間上獨立存在的節(jié)點連接起來,編織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網(wǎng)絡,以交融互匯、合作共享的教學模式貫通實踐教學效果生成的“立體化”布局。其一,要建構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綜合協(xié)同育人機制,搭建校內外合力育人“立交橋”,強化教育主管部門的總體統(tǒng)籌能力,推動形成兼具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其二,要結合實踐教學中社會各方力量的主體特征和優(yōu)勢,加強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和依存關系,提升不同參與者的銜接主動性和能動自覺性,化“單兵突進”為“集團作戰(zhàn)”;其三,要深入挖掘整合思政課實踐教學校內校外、線上線下育人資源,充分發(fā)揮實踐教學的聚合效應,實現(xiàn)不同教學資源有效融通,推進實踐教學朝著有序化、集約化、協(xié)同化方向發(fā)展。
                2.轉變教師角色確立“大先生”定位
                “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yōu)秀教師隊伍”[18]。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教師能否做好“經(jīng)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者,擔負起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直接制約著思政課實踐教學育人的質量。思政課實踐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缺乏相對完整的教學體系、確定的教學內容和多樣化可以直接運用的教學模式,并且人們關注的成績多在于紙面化的試卷,實踐教學就常常變成了一種語焉不詳?shù)男问街髁x過場。這就導致教育者會陷入一種誤區(qū),在實踐教學中布置完任務,教師就可以從教學中徹底解放出來,接下來只需要在教育對象完成任務后驗收成果即可,這種偏見或者錯誤的意識致使教育者在最重要的教育過程中缺場。殊不知在實踐過程中,教育對象更渴求也更需要亦師亦友的角色能夠在場,他們希望教育者能成為在遭遇困難時的暖心助力者、在情感困惑時的精神陪護者、在知識不清時的平等交流者。這種多重角色期待構成了教師角色的轉換方向,化約為兩個方面就是教育者要成為“經(jīng)師”和“人師”。所謂“經(jīng)師”就是要成為學生知識方面的領路人,要憑借精通的專業(yè)知識應對實踐中的詰問與辯難。教師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領悟,一方面努力通讀和鉆研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悟透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領會其中的精髓與真諦,念好馬克思主義開端真經(jīng);另一方面,要與時偕行,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不斷吸收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的智慧結晶,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好馬克思主義當代顯學。所謂“人師”就是要成為嚴愛相濟、潤己澤人的心靈呵護者,成為靈魂和生命的塑造者。教育者要營造快樂、輕松、愉悅的實踐氛圍,將實際生活中積極正面的生活話語吸收到教育過程中,用飽滿的情感、平易近人的語言增進學生的收獲與成長,同時以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做學生人生實踐中的榜樣。
                3.完善評價標準構建“大評價”體系
                只有全面診斷、對標溯源,才能對癥“開方”、有效施教。“大思政課”理念下思政課實踐教學本身活動場域涵蓋就多元化,其教學過程和內容更涉及人的思想、精神、政治等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問題,其中隱含著一個復雜的思想建構和行為養(yǎng)成過程。長期以來,思政課實踐教學評價常固化為“上位者”對結果的定量分析模式,這種慣性手法對實踐教學的審視限囿于單向化數(shù)理論證的圈子,將學習的成果和育人效果進行簡單置換和等同,缺少對其中復雜交互過程的關注和人文關懷,背離實踐教學評價設置的初衷與邏輯起點。應當明確的是,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給學生的不是單純的物質資料或可供測量的產品,對其評價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規(guī)約學生的學習行為,更承載著“反向”促進教育活動有效開展的使命。只有從其復雜的傳導過程和養(yǎng)成路徑入手,依照多元化標準構建“大評價”體系調適思政課實踐教學,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獲益,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首先,要拓寬評價視野。受限于評價者的角色、認知、需要等條件,單一性的評價不可避免地存在評價盲區(qū)和短板,其結果往往僅表現(xiàn)出局部主觀樣態(tài)。而要突破以偏概全、一概而論的局部化評價視野,就必須將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審視主體進行擴充,綜合對學生獲益的價值和事實進行判斷,力求全面、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其次,要完善評價要素。由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求取行動與主體獲得感生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單方面的數(shù)據(jù)測量不足以將實際的獲益完全顯露出來,因此,需要通過量化和質性兩種手段,從教育設計、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活動場域等多要素系統(tǒng)深入分析。最后,要延展評價時空。思政課實踐教學是一個涉及多維時空場域的動態(tài)教學過程,學生將教育內容內化也需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要長期、連續(xù)性地跟蹤測評,用增值性評價客觀呈現(xiàn)評價結果。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杜尚澤.“‘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xiàn)場觀察)[N].人民日報,2021-03-07(1).
                [2]周家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視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81.
                [3]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 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N].人民日報,2021-04-20(1).
                [4]張澍軍.德育哲學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4-325.
                [5]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6]馮秀軍.善用“大思政課”的三個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8):103-109.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67.
                [8]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44.
                [10]李敏.論思想政治教育屬性的學理內涵[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9(2):179-184.
                [1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14):4-14.
                [1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4.
                [13]陳聯(lián)俊.網(wǎng)絡社會國家凝聚力的變化與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1.
                [14]王功名.交互主體性視域中的虛擬實踐教學在高校思政課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3):157-160.
                [15]陳理宣,劉炎欣.基于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教育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09.
                [16]陳靜,劉秀倫.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生態(tài)圈:內涵、結構及構建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2(4):130-134.
                [17]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7.
                [18]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1).

                2023年 第五期

                2023年 第五期

                整刊閱讀

                本期其它文章

                思政課如何講好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
                大師資:“大思政課”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視域下的革命英雄進思政課程教材研究
                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路徑探析
                高校思政課數(shù)智循證教學評價:價值意涵、時代境遇與實踐策略
                大中小學法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價值定位與實踐進路——基于對當前學校思政課教學體系的考察
                “大思政課”視域下優(yōu)化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多重維度
                以大歷史觀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fā)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3年版)》第五章重點難點問題解析
                大中小學一體化背景下大學生憲法教育的側重點及實現(xiàn)路徑——以高校“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為例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中人生觀教育的“理”與“路”
                歷史虛無主義的形態(tài)變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應對策略
                習近平大歷史觀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
                講深講透講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道理——基于“世界觀和方法論”視角的思考
                數(shù)字化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詞云反饋”及其價值賦能
                榜樣教育視域下提升思政課親和力的思考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用好“比喻說理”探析
                知識視覺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說理方式”的轉換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口語常見問題及提升路徑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講道理的敘事邏輯與語言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