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質量發(fā)展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必然要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要適應新時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堅持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基本經驗,準確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本質,在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在提升教師隊伍核心素養(yǎng)和教研能力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全面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教學體系、教師隊伍建設、學科支撐體系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加快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大格局,更好地服務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質量發(fā)展;著力點
【作者簡介】吳潛濤,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主任;沈茹毅,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
【原文出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京),2022.10.102~111
【基金項目】2021年度教材建設研究教育部規(guī)劃重點項目“《思想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思想道德’與‘法治’的有機融合研究”(2021GH-ZD-GJ-Y-03)階段性成果。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fā)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盵1]“重視不重視”,談的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建設的組織領導問題,指的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宣傳部門、學校對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視程度;“適應不適應”,談的是思政課教學與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的適應度、匹配度問題,即思政課教學“供給”與“需求”兩端的關系問題;“做得好不好”,談的是思政課建設的效果問題,即思政課是否充分發(fā)揮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作用,是否讓廣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習近平的這一重要論述,闡明了思政課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解決的是思政課建設“做什么”“怎么做”的根本問題,為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綱領性指導。推動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fā)展,必須把握思政課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與時代要求,全面推進思政課教材體系、教學體系、教師隊伍、學科支撐體系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著力加強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聚焦理論體系向思政課教材體系的轉化,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f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思政課教材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思政課教材鑄魂育人、啟智增慧的特色更加鮮明。聚焦思政課教材建設的頂層設計,不斷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對思政課教材的編寫工作、審核工作、選用工作開展了更為系統(tǒng)的制度探索,首批設立5個與思政課教材相關的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推動思政課教材建設的內涵式發(fā)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這主要包括: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的內容重復問題還需進一步解決,思政課教材內容與學生學習需要之間的對接程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不同學段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目標的具體轉化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化,等等。
新征程上,推進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既要遵循教材建設的一般規(guī)律,又要把握思政課教材自身的特殊性質與具體要求。思政課教材建設必須守好反映國家意志、服務國家戰(zhàn)略、體現國家需要之正,在思政課教材的內容結構、敘事邏輯、呈現方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破解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一是加強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及時融入思政課教材工作,在教材鑄魂育人的具體形式上開拓創(chuàng)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就在于將黨的領導貫徹到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全過程,牢牢把握黨對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的領導權,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中的指導地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新時代新階段加強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必須堅持十年來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的基本經驗,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及時有效地融入思政課教材之中。其一,要在“徹底性”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對思政課教材中涉及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予以科學的、有說服力的回答,既把理論的“體系”與“整體”講清楚,又把青年學生關注的疑難問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分析透,做到邏輯遞進、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充分發(fā)揮教材解疑釋惑的功能。其二,要在“及時性”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加強以修訂統(tǒng)編思政課實體教材為主體,以編寫思政課“電子教材”為補充的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黨的理論每發(fā)展一步,思政課教材必然也跟進一步、前進一步。在沒有修訂思政課統(tǒng)編教材的年份,要探索編寫補充性數字化教材的新形式,既為學生解讀最新的前沿理論問題,又順應學生數字化學習的特點與教育信息化的趨勢,為學生及時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提供高質量的教材支撐。其三,要在“可讀性”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將理論話語、學術話語、生活話語統(tǒng)一于思政課教材的話語表達中,做到理論有“厚度”、學理有“深度”、敘事有“溫度”,實現理論體系向教材體系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同時,要適應大學生學習特點與閱讀習慣,探索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材的排版形式、裝幀形式、圖文呈現形式,讓學生愛讀、愛看、愛學。
二是加強思政課教材體系的制度保障建設,在完善制度、盤活機制上開拓創(chuàng)新。經過堅持不懈的探索,思政課教材體系的制度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系統(tǒng)完備、運行有效的思政課教材制度。思政課教材體系制度保障建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必須堅持鞏固與完善的有機統(tǒng)一。首先,要進一步以管促建、規(guī)范管理,完善新時代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的組織管理機制。必須堅持國家教材委員會對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的統(tǒng)籌領導,強化國家、地方、學校不同層級的管理職責,強化對思政課教材編寫、出版、使用等環(huán)節(jié)的組織領導,抓好具體落實。其二,要進一步以審促編、提高門檻,完善新時代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的編審評價機制。要加強對思政課教材的政治把關,實現編選審用全過程管理,選拔政治強、業(yè)務精、品德優(yōu)、學風正的優(yōu)秀一線教師學者參與思政課教材的編寫審定工作。其三,要進一步以選促精、強化效用,完善新時代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的選用配套機制。要圍繞最新版統(tǒng)編教材,組建一批高水平研究團隊,集中攻關思政課教材中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編寫高質量的思政課教學參考用書、重點難點解析、學生輔導讀本,建立權威、立體、豐富的思政課教材資源庫,充分發(fā)揮教學參考資料對教材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
三是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在推進思政課教材內容縱向與橫向銜接上開拓創(chuàng)新。習近平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P6)教材是教學的載體、依據與導向。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必須依靠思政課教材的方向引導,深入解決制約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的難點問題,做好不同學段教材內容的有機銜接。一方面,要以學生成長成才規(guī)律、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為依據,把握“一體化”的本質要求,分學段設計思政課教材的內容和目標。小學階段重在開展啟蒙性學習,啟蒙學生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情感,具有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階段重在開展體驗性學習,打牢學生思想基礎,引導學生把黨、祖國、人民裝在心中,強化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高中階段重在開展常識性學習,提升學生政治素養(yǎng),引導學生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認同;本??齐A段重在開展理論性學習,增強學生使命擔當,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另一方面,要著力解決不同學段思政課教材的內容貫通問題。解決教材內容重復的問題,關鍵在于凝聚不同學段思政課教材編寫團隊的“合力”。一要加強不同學段思政課教材編寫團隊之間的溝通交流,既避免在教材的論證邏輯、篇章結構、文獻使用、素材選取上過多重復,又避免不同學段思政課教材內容出現邏輯跳躍、跨度過大、銜接不足的問題。后一學段的教材內容,需要體現出相較于前一學段的遞進性、發(fā)展性、銜接性,才能真正實現“一體化”。二要加強同一學段不同思政課教材編寫團隊之間溝通交流。例如,中小學三科統(tǒng)編教材應做到相互印證、相輔相成,語文、歷史學科教材基于自身學科特性,充分發(fā)揮鑄魂育人的功能;大學思政課教材要進一步明確課程屬性、找準論證側重、調整論述思路、挖掘多樣論據,避免教材內容的簡單重復。
四是加強思政課教材研究、指導、示范工作,在探索思政課教材建設規(guī)律上開拓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離不開專家組織的建議指導,更離不開對于教材建設規(guī)律的學理研究。一要更好地發(fā)揮專家組織或決策協(xié)調議事機構的功能與作用,及時研判思政課教材中的前沿性問題,對思政課教材的高質量發(fā)展作出整體性、前瞻性的規(guī)劃。二要更好地發(fā)揮思政課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的作用。作為思政課教材體系建設的“高端智庫”,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應更好地將思政課教材的學理研究與應用研究統(tǒng)一起來,在探索教材建設規(guī)律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探究思政課教材建設的高質量發(fā)展。三要更好地發(fā)揮思政課教材獎勵制度的功能與作用。發(fā)揮全國教材建設獎等榮譽的激勵作用,探索設立思政課教材建設與研究的獎項,調動起廣大思政課教師參與教材體系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二、著力加強思政課教學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政課教學體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立德樹人、“大思政課”、課程思政等教學理念展現出鮮明的新時代特質,以理念形態(tài)的拓展推動思政課教學實踐的發(fā)展。以問題導向、任務驅動、情景體驗、翻轉課堂為主要代表的思政課教學方法得到廣泛應用,為思政課教學提供載體形式支撐。思政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以北京高校2020年思政課評教數據為例,4門本科生思政課的評教均分都在93~94分區(qū)間。①同時,從教學過程來看,思政課教學還需下大力氣解決“抬頭率”“點頭率”問題,解決一些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娛樂化、碎片化、表層化傾向,解決教師“用心教”與學生“用心聽”的師生互動問題,等等。
習近平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盵1]新征程上,推進思政課教學體系建設,必須完整準確把握好思政課的本質,在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講深、講透、講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三者相互支撐、相輔相成、相互轉化,是完善與發(fā)展思政課教學體系的原則遵循。
首先,要在把道理“講深”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把道理講深,就是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縱深、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縱深、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用嚴謹深刻的剖析、深入淺出的敘述把思政課的“道”講出來,做到用徹底的理論說服學生、用偉大的歷史感召學生、用厚重的文化涵養(yǎng)學生。其一,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講深?!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盵1](P66)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道理講深,必須結合其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指導作用來講,必須回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來講,必須結合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自然界、思維、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來講,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講深刻來、講深入去、講得引人深思。其二,必須把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講深?!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一百年來,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壯美畫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盵3](P62)把百年大黨的輝煌歷史講深,必須結合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并聚焦“大歷史”視野來講,必須深入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踐行為人民服務價值觀的歷史來講,必須從百年黨史的“現象”與“本質”、“偶然”與“必然”、“內因”與“外因”、“主流”與“支流”的辯證關系中來講。其三,必須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深。要結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新形式、新載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發(fā)展進程講深,把“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講深。
其次,要在把道理“講透”上下大功夫、硬功夫。習近平指出:“思政課上學生會提一些尖銳敏感的問題,往往涉及深層次理論和實踐問題,把這些問題講清楚講透徹并不容易。”[3](P11)把道理講透,就是要把課程教學中涉及的理論問題與現實問題講透徹、講明白、講清楚,讓學生有思維上的透徹感、精神上的愉悅感、學習上的獲得感。一方面,思政課教學必須結合不同類型問題的特點開展講授,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立體的知識圖譜,為學生提供根本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體性思維框架。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問題事關筑牢課程知識體系的根基,在講授時側重系統(tǒng)分析、整體講授、全面展開;重點問題是思政課教學中的主導性、支柱性問題,在講授時側重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突出主線;難點問題是學生不易理解與掌握的問題,在講授時側重由表及里、化繁為簡、把握本質;尖銳敏感問題是學生最關注、教師最難講的問題,在講授時側重橫縱比較、辯證分析、講透來龍去脈。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學必須掌握科學的方法,做到循循善誘、解疑釋惑、啟發(fā)學生。要堅持批判與建構的統(tǒng)一,旗幟鮮明地批判錯誤觀點,敢于回應敏感尖銳問題,做到不怕問、問不怕、怕不問,實現由“被動”等待提問向“主動”回應問題的轉變。要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的統(tǒng)一,既要講透知識體系、理論體系,又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一言以蔽之,把道理講透的真諦,就在于讓理論入腦入心。
最后,要在把道理“講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把道理講活,就是要用鮮活的素材、靈活的方式、活躍的氛圍,調動起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錘煉政治素養(yǎng)的積極性與能動性。長期以來,有一種誤區(qū)是把道理講活,就是要搞形式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載體創(chuàng)新。這種觀點只看到了問題的表面,而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把道理講活,固然需要新穎的形式,但更重要的還要看教學的“里子”。一方面,把道理講活,必須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更好地統(tǒng)一起來。鼓勵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如開展辯論活動、攝制紀錄電影、進行課堂展示,等等。但任何形式與方法必須追根溯源、回歸本質,做到以鮮活的形式支撐思政課教育教學,不能反客為主、本末倒置,這樣才能真正讓思政課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把道理講活,必須推動“課程思政”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公共課程或專業(yè)課程結合自身特點,充分挖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價值引領貫徹課程教學全過程,做到用專業(yè)支撐思政、以學科講好思政,實現專業(yè)學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從不同的視角、維度、領域把道理講活。
三、著力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全國專兼職思政課教師總數超12.7萬(截至2021年底),針對思政課教師的研修培訓體系與資源供給體系不斷完善,思政課教師開展思政課教學活動、服務社會需要與國家戰(zhàn)略的能力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實現數量擴充、素質提升與結構優(yōu)化。同時,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質量”與“數量”之間的矛盾,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的制度保障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等等。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yōu)秀教師隊伍”。[1]思政課教育教學需要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隊伍在其中發(fā)揮主導性作用。新征程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正在由高速發(fā)展向高質量發(fā)展轉向,這就要求思政課建設要出實招、攻難點、破堵點,探索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核心素養(yǎng)和教研能力的有效舉措。
一是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做學生為人、為事、為學的大先生。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思政課教師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必須做精于“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tǒng)一者。建設高素質高水平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必須以習近平提出的“六個要”為根本遵循,深化對提高思政課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規(guī)律性認識。政治要強,就是要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情懷要深,就是要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始終葆有家國情懷、傳道情懷、仁愛情懷,對學生充滿關懷;思維要新,就是要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善于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使思政課教學推陳出新,適應于學生的接受特點與學習需要;視野要廣,就是要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開闊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提升思政課的知識“含金量”;自律要嚴,就是要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嚴格遵守教學紀律,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人格要正,就是要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傲鶄€要”是一個有機整體,是思政課教師的“立身之本”“看家本領”,必須將其融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過程,將其轉化為具有制度約束效力的具體規(guī)范與要求,不斷夯實與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
二是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打造業(yè)務能力過硬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教學與科研是思政課教師的基本功。長期以來,有一種誤區(qū)是,思政課教師只需要把課講好,科研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無的。但實際上,對于思政課教師來說,教學和科研是相互支撐、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的,科研成果可以轉化為教學成果,教學成果也可以推動學術研究,二者均不可偏廢。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必須精準發(fā)力、整體推進。一方面,要大下力氣探索“定制化”“個性化”“精準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培訓體系。思政課教師培訓不能搞“大水漫灌”,而是要搞“精準滴灌”,必須以思政課教師的具體教學需求、科研需求為導向,探索定制化、分類化的思政課教師研修培訓體系,進一步完善思政課教學資源供給體系與共享機制,點對點解決思政課教師的個性化成長與發(fā)展問題。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氣探索思政課教學體系與科研體系相互銜接的有效舉措。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為引領,以期刊建設為輔助,以課題研究為支撐,以考核評價為抓手,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教師發(fā)表重點報刊文章目錄的引領作用,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教師專項研究課題的推動作用,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教師實踐研修與學術交流的導向作用,下大力氣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術研究進展轉化為教學成果,下大力氣破解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難題,推動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的協(xié)同提升。
三是全面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措施,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化、體系化、規(guī)范化。制度建設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根本保障。進一步夯實與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制度保障,必須在以下幾方面下大功夫、硬功夫:其一,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必須更注重內涵式發(fā)展,結合新時代新征程要求,完善人才培養(yǎng)的頂層設計、政策支持與實施方案,統(tǒng)籌設計本碩博一體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優(yōu)化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結構。其二,完善思政課教師的選聘、考核評價體系。把好“入口關”,進一步完善思政課教師選聘機制,規(guī)范思政課教師的遴選條件和程序;把好“過程關”,進一步優(yōu)化思政課教師考評體制機制,廓清評價思路,細化評價指標,明確評價導向,矯正唯論文、唯帽子等流弊,引導思政課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把好“獎懲關”,進一步發(fā)揮獎勵與懲戒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導向作用,厘定教學成效的認定范圍,更好地將其與思政課教師的待遇、職稱評定、榮譽經歷評審結合起來,真正發(fā)揮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切實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質量。其三,健全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示范引領機制。進一步發(fā)揮思政課教學名師、杰出人才的領軍作用,更好探索資深“老教師”傳幫帶“新教師”的機制,為搭建老、中、青分布合理的思政課教師人才梯隊提供有力支撐。
四、著力加快構建思政課建設大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政課建設的大格局逐步顯現。這突出體現在思政課組織領導機制的完善以及學科支撐體系的發(fā)展上。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數量達1440余家,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達104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達279個(截至2021年)。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術科研工作、期刊建設工作、人才培養(yǎng)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為思政課建設提供學理支撐、后備人才支撐,展現 出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一些地方和學校對思政課建設存在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重視程度不足、支持力度較小、能力欠缺的問題,在推動思政課建設上還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傾向,突出表現在重宣傳報道、形式創(chuàng)新而輕內容品質、教學質量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科研對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支撐作用還需進一步加強,本碩博一體化培養(yǎng)的制度設計還需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等等。
推動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fā)展,教材體系、教學體系、教師隊伍建設必須協(xié)同推進。要想實現這三個方面建設的效能最大化,就必須加快構建思政課建設大格局。新征程上,加快構建思政課建設大格局,必須統(tǒng)一思想、協(xié)同聯動,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的合力。
一是要鞏固黨對思政課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凝聚起各級黨組織協(xié)同推進思政課建設的合力。思政課建設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堅強的組織領導。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思政課建設也就更能充滿活力。對此,必須進一步加強思政課建設的統(tǒng)籌領導,壓實各級黨組織推進思政課建設主體責任,形成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xié)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各級黨委應明確自身的主體責任,關心、支持、引導思政課建設,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政策支持,發(fā)揮積極性與能動性,更好地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正如習近平指出:“各地區(qū)各部門負責同志要積極到學校去講思政課,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水平的一個考驗。能不能講好思政課,也是一個領導干部政治素質、理論水平、工作作風的體現?!盵2](P28)學校主要領導要帶頭走進思政課課堂,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帶頭講好思政課,將思政課建設與學校發(fā)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提高對思政課建設的重視程度。
二是要深化對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地位與作用的認識,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社會辦好思政課的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進一步肯定與強調了思政課的地位與作用,明確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2](P1)思政課辦得好不好,教、授主體對于思政課的認識程度至關重要。必須進一步在全黨全社會明確思政課的重大意義與重要地位,深化對思政課建設的認識,凝聚辦好思政課的共識。其一,思政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深化對思政課性質及其歷史貢獻的認識。思政課集中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和育人功能,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發(fā)揮著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深遠地影響了一代代人才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選擇。其二,思政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把思政課建設上升到“國之大者”的高度加以看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思政課必須心系“國之大者”,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其三,思政課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深刻認識思政課建設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客觀需要。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長。思政課必須更深入地滿足學生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學生學習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三是要推進思政課的學科支撐體系建設,通過推動學科發(fā)展凝聚起思政課建設的合力。學科建設是思政課內涵式發(fā)展的平臺和基石。推動學科建設一體化,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核心引領作用,不斷完善與發(fā)展思政課的學科支撐體系。其一,完善與發(fā)展思政課的學科支撐體系,必須深入解決學科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對此,要進一步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規(guī)劃,明確全國一盤棋的學科建設思路,繼續(xù)通過傾斜政策提高中西部地區(qū)的學科建設水平、發(fā)展水平,切實解決學科資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問題,促進思政課支撐學科的均衡發(fā)展。其二,完善與發(fā)展思政課的學科支撐體系,要深入思考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對于思政課建設的支撐作用。2021年12月,《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專業(yè)目錄(征求意見稿)》首次將“中共黨史黨建”作為法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2022年5月,《面向2035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fā)展行動計劃》指出要“建優(yōu)建強中共黨史黨建一級學科”。[4]發(fā)展好新興的中共黨史黨建一級學科,需整合資源,深化基礎理論研究,推出高質量成果,把理論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思政課教育教學的資源。其三,完善與發(fā)展思政課的學科支撐體系,要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統(tǒng)一關系,進一步優(yōu)化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科結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中共黨史黨建學科,都有著涵養(yǎng)理論基礎、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的學科支撐作用,都有著統(tǒng)一的建設目標,共同促進思政課教學水平的提升。質言之,要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領航作用,認識加強中共黨史黨建學科的重要性,推動思政課學科支撐體系發(fā)揮更大作用。
四是要鞏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社會協(xié)同辦思政課的合力。“大思政課”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新的思政課建設格局?!按笏颊n”之“大”,最根本的就在于育人格局之大,在于協(xié)調各方面主體力量、統(tǒng)籌各方面有益資源推進思政課的高質量發(fā)展。其一,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要堅持系統(tǒng)觀念、做好整體設計。必須從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出發(fā),從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系統(tǒng)出發(fā),實現不同主體之間在思政課教育教學資源上的共享、經驗方法上的互鑒,提升思政課建設的協(xié)同效能。其二,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要堅持問題導向,回應好重大的理論與現實問題。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用頭腦和心靈認識道德問題,不僅應包括對美德的贊賞,而且應包括對丑惡的憤怒?!盵5](P2522)題是時代的聲音。要講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思政課,必須讓思政課與現實社會緊密結合、與社會實踐充分互動、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其三,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要充分借助“社會大課堂”的力量。習近平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6]社會生活也可以成為思政課教育教學的陣地。教育學家杜威指出,“要避免過分學校式和形式的教育觀念”,充分使用社會教育這一“更為基本和更為持久的教導方式”。[7](P9)他認為,一切真正的社會生活都具有教育性,“不僅社會生活本身的經久不衰需要教導和學習,共同生活過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有助于“擴大并啟迪經驗”,“刺激并豐富想象”,“對言論和思想的正確性和生動性擔負責任?!盵7](P11)有鑒于此,應結合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講好“大思政課”,用好社會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握好“大思政課”的性質、對象、目標、路徑、方法,深化對講好“大思政課”的規(guī)律性認識,進一步推動形成全社會支持辦好思政課的濃厚氛圍,真正構建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的大格局。
注釋:
①參見艾四林、吳潛濤主編:《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fā)展報告(2020)》,研究出版社2021年版,第426—427頁。
②參見《思政課教師培養(yǎng)培訓體系加快構建》,《人民日報》2022年3月18日第4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1).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陳鵬.用中國理論解決中國問題[N].光明日報,2022-05-28(2).
[5][蘇]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周蕖等譯.武漢:長江出版?zhèn)髅健㈤L江文藝出版社,2018.
[6]“‘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兩會“下團組”·兩會現場觀察)[N].人民日報,2021-03-07(3).
[7][美]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