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思政課”的邏輯起點是現實社會生活元素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注入、滲透和支撐,而社會教育資源能否轉化為思政課課程資源是樞紐環(huán)節(jié)。針對阻礙教育資源有效轉化的問題,就要善用“大思政課”,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開發(fā)和運用社會大課堂的教育資源,構建有效的教育資源轉化體系,其中促進“以理論知識為基礎”的教育資源轉化是核心,促進“以社會問題為導向”的教育資源轉化是關鍵,促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資源轉化是根本。
【關鍵詞】“大思政課”;課程資源;教育資源轉化
【作者簡介】董雅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 200433)。
【原文出處】《思想理論教育》(滬),2022.4.19~24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chuàng)新要活力。”[1]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不斷推進思政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按笏颊n”建設正是順應思政課改革新要求的創(chuàng)新之策。當前深化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必須抓住思政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之根本往深里想、往實里做。本文就善用“大思政課”推進思政課建設中的一個樞紐環(huán)節(jié)——促進教育資源轉化作一討論與探究。
一、“大思政課”與教育資源轉化的意涵
對課程實施有效性的考察,需要基于對課程實施過程中促進或阻礙課程實施的諸多影響因素的關注與研究,這些因素包括課程計劃、課程實施主體、課程資源、課程管理、課程評價及課程理論等。[2]就思政課而言,課程資源即是影響課程實施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對“大思政課”與教育資源轉化的研究也是基于對思政課實施中課程資源問題的關注。
1.“大思政課”與課程資源
何謂“大思政課”?對此概念的準確理解需澄清兩點認識:首先,提出善用“大思政課”的本義在于加強思政課建設。善用“大思政課”,絕不是脫離思政課的基本范疇去另搞一套。思政課的政治屬性沒有變,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須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導向;思政課的課程體系沒有變,體現教育目標、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思政課課程體系需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思政課的科學理論體系沒有變,思政課教學的核心要求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其次,“大思政課”語境下的思政課,又不同于以往的思政課,它代表著思政課發(fā)展的一個新的方向:意味著需要樹立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打破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的界限,把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銜接,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社會生活相融通;意味著需要探索新的教育范式和教育方法,把發(fā)揮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相統一,創(chuàng)新運用社會課題研究、社會問題課堂討論、社會生活情景教學、社會難題課堂辯論等多樣化方式激發(fā)學生主體性,并把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具身體驗中接受教育;還意味著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倡導各方共同關心支持思政課建設,為思政課提供社會教育資源和保障,形成全社會資源共享、全方位合力育人的新格局。
“大思政課”的邏輯起點是現實社會生活元素對思政課的注入、滲透和支撐,其實質是增強思政課的社會生活內涵,拓展社會性的教育資源、教育場域、教育途徑和方法。概言之,“大思政課”,即遵循思政課的教育規(guī)律,緊緊圍繞其內在要求,充分挖掘社會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運用現實社會生活素材豐富思政課內涵,拓展社會教育資源和實踐教育渠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求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做法及形成的格局。實施“大思政課”的落腳點在于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教育資源在思政課教學體系中的有效輸入。課程的教學資源簡稱課程資源,它是課程實施的基礎和前提,包含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3]素材性資源主涉課程教學內容,是指為課程教學的內容提供由來和意義闡釋、學理和事實論證以及延展性理解和思考的教育支撐材料。思政課素材性資源具有不同的形式類型,按其知識形式和呈現方式大致分為理論資源與實踐資源這兩類。其中理論資源包含經典思想理論、學術研究成果等主要以系統的理論知識形態(tài)呈現的教育資料;實踐資源則涵括現實社會生活實例、故事、實踐經驗、事實數據、歷史演進等以實踐活動形態(tài)呈現的教育資料。思政課理論資源和相當部分的實踐資源均可被用于教師課堂授課和教材編寫中,但實際情況是,理論資源的使用居多,而實踐資源的利用則少得多?!按笏颊n”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針對這種情況。思政課素材性資源按其生成與存在的不同場域可分為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線下資源與在線資源等。條件性資源主涉課程賴以實施的情境、場域和環(huán)境設施等。
素材性資源直接影響課程內容的深度、廣度和豐富程度。條件性資源雖不直接構成課程內容的材料,但也作用于課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程實施的范圍及水平。一般說來,課程資源越豐富,課程實施的水平就越高。[4]然而,對思政課教學有用的教育資源并非自然就是課程資源,其中的關鍵是這些教育資源必須有效地轉化為思政課的教學資源。也就是說,只有能夠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教育資源才能真正成為思政課的課程資源。這一點十分重要,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而“大思政課”為促進思政課教育資源的轉化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動能。
2.善用“大思政課”促進教育資源轉化的意義
在“大思政課”視野中,可為思政課所用的教育資源具有內容的廣泛性、形式的多樣性,為便于具體討論問題,可以把思政課的理論資源和實踐資源分為以下四種:經典思想理論資源、學術研究成果資源、教材資源以及社會實踐生活資源。“大思政課”的要義在于現實社會生活元素的輸入,這個基本要求應該貫穿在上述四種教育資源的體系化建設過程中,現實社會生活元素的注入不是外在于各類教育資源的“硬搭”或“疊加”,而是應該有機地融入教育資源體系中,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正是促使各種教育資源有效轉化為思政課課程資源的重要基礎。具體地說,“大思政課”視野中的社會生活教育資源能否有效轉化為課程教學資源,其基本前提和衡量標準主要有:一是相關性,即現實社會生活素材內容是否與思政課教學目標任務緊密關聯。有的社會生活素材雖說有教育意義,但若其教育內涵與思政課教學目標任務指向相去甚遠,則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為“大思政課”的教學資源。二是內在統一性,即現實社會生活元素的思想內涵是否與思政課的基本理論向度同構,與理論教育的政治立場是否一致、思想邏輯是否內洽,并使兩者融通而形成一體化的教學體系。三是有效性,即現實社會生活資源的內容是否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和感染力,話語體系和表現方式是否具有生動性與合理性,能否為教育對象喜聞樂見、廣泛接受,從而有效促進其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的提升。
社會教育資源能否轉化為課程資源,是實施“大思政課”的樞紐環(huán)節(jié)。換言之,如果“大思政課”所指涉的社會教育資源不能有效轉化為思政課的課程教學資源,那么“大思政課”建設的價值就沒有真正實現。
二、思政課教育資源轉化中存在的問題
如上所述,教育資源必須有效轉化為思政課的課程資源,才能對上好思政課起到正向的推動作用。然而現實中由于所需的教育資源未能有效地轉化為思政課的課程資源,而導致思政課的教學資源不足甚至匱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透過其轉化受阻的主要表征,我們可以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癥結問題所在。
1.經典思想理論資源的運用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的有機結合尚不充分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思政課的核心內容。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是必須運用的教育資源。而要使這種教育資源有效轉化為課程教學資源,則需要將其與當代中國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加以深化闡釋?!榜R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發(fā)展而發(fā)展,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盵5]我們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如果不能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生動實踐,馬克思主義原理本身也是無法講深刻、講透徹的?!袄碚撝灰獜氐祝湍苷f服人”,[6]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徹底性正是基于其在實踐中受到檢驗和不斷發(fā)展的過程,講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如果脫離其實踐性的本質,那就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也就不可能有強大的理論解釋力和現實說服力。
在思政課課程體系中,從課程的知識結構特點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講授與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理論資源的聯系最直接,無論是介紹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還是闡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我們很多教師尚能嫻熟述之,但問題是,一些教師在講授中不注重或不善于聯系現實社會實踐的新事物新現象新情況,反觀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理論及其當代發(fā)展,限于照本宣科式地“硬灌”原理和經典思想理論論斷,學生對經典思想理論的學習得不到現實觀照,其理解就容易陷入表層化、機械化甚至教條化,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脫離社會實踐生活觀照的思政課顯得“沒有生命、干巴巴的”,[7]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充其量是知識記誦過程,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等課程,是直接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課程,課程教學主要圍繞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新理論展開。但有的教師授課的視野不夠開闊,不善于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的生動實例與故事來講理論;有的則不善于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從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fā)展的角度深刻闡明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這會使學生的學習缺乏整體感和系統性的思考,理論學習無法得到深化。
綜合上述兩類課程教學的情況,實際存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理論的運用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成果脫節(jié),理論講授與實踐生活脫節(jié),沒有形成兩者相互融通、相互印證的“大思政課”格局,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資源也就無法有效地轉化為思政課的課程教學資源。
2.學術研究成果資源的高質量生產和運用的價值性向度引領不充分
思政課教學中,為加強理論闡釋的前沿思考和學理深度,教師通常有必要適當采納和運用相關學術研究成果,努力以研究促教學。但科研成果的選取和運用應當有嚴格的約制和甄選標準,要審視“生產什么樣的研究成果服務于思政課教學”以及“如何運用于思政課教學”等問題。目前的思政課實踐中,影響學術理論研究資源有效轉化為思政課課程資源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學術研究成果資源的高質量生產和運用的價值性向度引領不足。
從思政課的特殊屬性出發(fā),其相關學術研究成果資源的生產和選取應凸顯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考量。一是真理性價值。德國哲學家費希特在論說“學者的使命”時指出,學者的使命就是“論證真理”,引導人們“承認真理”,學者因而就是“人類的教師”。[8]思政課講授馬克思主義具有真理性,教學中采用的學術研究成果應能夠承載闡釋和論證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功能,因而圍繞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尤其是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優(yōu)秀成果,應當及時融入思政課教學,以深化學生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認識和認同。二是政治性價值。政治引導是思政課的基本功能,[9]政課不可能脫離政治性的基本價值屬性,有的教師以“價值中立”的態(tài)度對待思政課是錯誤的。思政課采用的理論研究成果內容必須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否則就不能轉化為思政課所需的課程教學資源。在“大思政課”的理念下,學者應胸懷“國之大者”,聚焦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需求研究真問題,把論文寫在中國的大地上,以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三是學科性價值。學者的天然使命在于為推進科學和學科的發(fā)展盡力,“他的進步決定著人類發(fā)展的一切其他領域的進步;他應該永遠走在其他領域的前頭,以便為他們開辟道路,研究這條道路,引導他們沿著這條道路前進”。[10]為堪當此任,學者必須傾力而為,以其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和學理性的研究產出高質量的學術成果。思政課教師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者肩負立德樹人的社會責任和重要使命,其研究成果應當力求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思政課教學目標相契合,體現學術創(chuàng)新性。從“大思政課”的視野開發(fā)和運用學科研究資源,就是要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善用學術講當代政治實踐,以學理性支撐政治性,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增強思政課的說服力。四是藝術性價值。上好思政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關涉思政課教學的研究,必然包括如何為增強思政課親和力和吸引力而提升教學方法及話語體系的藝術性等方面。思政課教學不僅要符合學生思想行為形成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還要能夠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和情感需求,使思政課教學更加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直抵人心。進言之,前所述及的學術研究成果的真理性、政治性和學科性等方面的價值,需要以科學性與藝術性兼具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話語體系為中介,才能最終轉化為思政課的課程資源。
3.教材資源開發(fā)中運用社會生活資源及其向教學體系的轉換不充分
教材是確保思政課教學不偏離目標的重要載體,它體現著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內容體系。然而,教材本身并不就是思政課的有效課程資源。決定教材資源能否轉化為思政課課程資源的條件性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一是教材本身的內容體系及其呈現形式的科學性與時效性。思政課教材的開發(fā)首先必須體現科學性,應遵循課程教學的目標和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內容應體現完整性和體系性,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闡釋應準確清晰,呈現的板塊及形式可豐富多樣。同時,教材要體現時效性。教材內容固然需要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由于它所涉的理論與實踐在不斷地發(fā)展,在“大思政課”的理念下教材建設也應緊跟時代、緊貼現實,在保持課程的基本理論體系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上應適時修訂,將理論與實踐的新發(fā)展新變化及時融入教材。二是教材內容的可讀性與可操作性。教材的話語風格應該清新、簡潔、流暢,形式豐富多樣、生動活潑,具有可讀性,并且對于學生學習具有全面的指導性。三是教師將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自覺性。在教育資源開發(fā)運用中,教師是關鍵因素。思政課教師要善于將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和要求以學生可接受的方式化于課堂教學中,貫徹和實現好教材指引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才能最終使教材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
4.實踐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實踐教育過程的規(guī)范性指導不充分
思政課的實踐教育,廣義上包括課程實踐教學和日常社會實踐活動。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推行實踐教學、設置實踐學分的嘗試已進行了多年,但從實施情況看教學質量不平衡,一些思政課教師因實踐教學經驗不足而感到力不從心,整體效果不盡如人意。同時,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倡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的日常社會實踐活動盡管不少,聲勢、影響和資金投入力度都是比較大的,然而活動質量和實際效果卻很難把控,存在著流于形式的現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對實踐教學及日常社會實踐活動的規(guī)范性管理不夠。教育管理部門雖明確設置了相應的課程學分,但對教學活動的過程性指導和結果監(jiān)督則比較缺乏。二是實踐教學資源開發(fā)和利用不足。一些地方和高校嘗試建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但總體覆蓋面十分有限,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往往為實踐教學資源供給匱乏而犯愁,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教學資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開發(fā)。三是社會大環(huán)境的教育合力作用尚未充分彰顯。學校與家庭、社區(qū)、社會、傳媒等在推進經常性、制度性社會實踐教學中的聯系與合作還不夠。
三、善用“大思政課”構建教育資源轉化體系的實踐進路
“大思政課”的理念為促進教育資源轉化明確了發(fā)展方向,“大思政課”的方法為促進教育資源轉化提供了實現路徑。善用“大思政課”,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開發(fā)和運用社會大課堂的教育資源,在課程教學及教材編寫中,著重圍繞以下幾方面要素構建教育資源轉化體系:
1.促進“以理論知識為基礎”的教育資源轉化是核心
理論知識教育是思政課教學的核心,而理論知識應該是一個多維度知識貫通的體系。費希特曾把推進人類一般的實際發(fā)展進程的全部知識概括為三種知識:第一種知識是哲學的,即根據純粹理性原則提出的;第二種知識是歷史哲學的,即用哲學眼光去研究過去時代的各種事件,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第三種知識是純粹歷史的,即把目光轉到自己周圍發(fā)生的事情上,觀察自己的同時代人。[11]他認為這三種知識不結合起來就不能構成我們所謂的學問。這里所說的“歷史的”知識實際是廣義的,既包含純粹過去時代發(fā)生的史實,也包含現時代發(fā)生的事實(新近成為“歷史的”),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現實社會生活”。若以此觀點看待思政課,思政課教學雖不能窮盡全部理論知識,但可按照這三個方面的知識結構要求強化課程理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協同性,既有利于提高理論教育的解釋力,又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視野。具體地說,在“大思政課”視野下,思政課的理論教育資源應從三個維度促進轉化:一是從理論認識維度,把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理論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有機結合,建設“大理論”視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資源體系。二是從歷史經驗維度,把“四史”教育貫通起來,建設“大歷史”視野的歷史教育資源體系。三是從現實實踐維度,把當前億萬中國人在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上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當作鮮活的思政課素材有機融入理論講授,[12]構建“大社會”視野的實踐教育資源體系。
2.促進“以社會問題為導向”的教育資源轉化是關鍵
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旨在使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學科知識,然而不一定能使學生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和行動能力。保羅·弗萊雷和布拉德爾梅等學者提出“社會中心課程”理論,主張課程應以現實世界中的問題為基礎,圍繞當代社會重大問題來組織教學內容,課程應為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提供背景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社會,將所學運用于社會,并從社會中有所收獲。[13]這種凸顯社會問題導向的教育理念不僅在教育學的一般意義上有價值,運用在思政課教學中也有特別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學生關注和有疑惑的現實問題深入研究,把這些問題掰開了、揉碎了,把事實和道理講清楚。[14]為此,我們要善用“大思政課”,以社會問題為導向,建設課程資源體系,實現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素養(yǎng)和能力的三重目的:第一,培養(yǎng)理性批判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要“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思政課的任務是傳導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性是其根本,同時,徹底的批判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15]我們應著力于組織相應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取向,運用理論批判的武器,辨析和批判社會中存在的錯誤思潮和觀點。第二,培養(yǎng)正確處事態(tài)度。任何社會任何時期都會有各種問題存在,重要的是該如何正確看待和面對這些問題。思政課的教育資源準備,應側重于幫助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客觀地觀察事物,辯證地認識問題,更重要的是不因現實問題的存在而消極和喪失信心。第三,培養(yǎng)投身實踐動力。思政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yǎng)理想信念堅定、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因而思政課在以社會問題為導向的教育資源組織中也應掌握主動,有目的地選取當代社會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題材,組織課堂討論和課題研究活動,指導學生研究社會現實的真問題,理性地分析、建設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出路,以此提高學生理性參與社會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使其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fā)投身社會、服務社會的實踐動力。
3.促進“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資源轉化是根本
杜威倡導“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他人為教育的改造,要使學生在運用智力進行有目的的活動中進行學習;[16]主張課程要以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為基礎,通過給予學生探索機會、尊重其好奇心、給予他們進行個性化選擇和承擔責任的機會,幫助他們有自由和機會實現他們的夢想。[17]這種教育理念在當代獲得愈來愈多的社會共識和教育者的踐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本身的存在和發(fā)展意義,助人成長成才和完成社會化過程,并為其參與改造世界和實現個人夢想的活動開辟道路。因此,思政課應從人文關懷出發(f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結合他們的實際生活,時時關注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啟發(fā)他們發(fā)揮主體性,主動探索、敢于嘗試,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冰雪健兒蘇翊鳴的回信中說道:“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時代。希望你們心系祖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斗中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18]人生理想教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實現結合起來,把個人夢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許許多多青年投身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投身抗疫斗爭,投身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各項建設事業(yè),這些感人故事都可以轉化為思政課生動的教學資源,應多以當代同輩人的事跡和精神來感召與激勵青年學子奮發(fā)有為。思政課不僅由思政課教師主講,還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邀請各行各業(yè)先進人物來講授。
以上對“大思政課”視野下教育資源轉化的探討,主要是從思政課教學內涵及內在邏輯的角度來談的。這些目標的實現還需要外部宏觀條件創(chuàng)設。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需加強對“大思政課”建設的統一領導和統籌推進,包括著力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及教學創(chuàng)新;強化對實踐教學的學時學分要求、過程指導和效果評估管理,協調建立一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推進優(yōu)化統編教材建設;統籌推進信息化條件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和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等機制建設,建設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以及問題庫、案例庫、素材庫和在線示范課程庫等共享資源庫,為一線教師提高思政課教學質效提供有力的教學資源支持。
參考文獻:
[1][9][14][15]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
[2][3][4]陳理宣.教育學原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52,253,253.
[5]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7][12]“‘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場觀察)[N].人民日報,2021-03-07.
[8][10][11][德]費希特.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44、46,42,40-41.
[13][17]柳海民.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88-189,189.
[16][美]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1.
[18]習近平回信勉勵中國冰雪健兒:在奮斗中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N].人民日報,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