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北京高教學會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研討會在香山飯店召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劉冰、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曉純出席研討會并講話。來自北京50 多所高校的130余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骨干教師參加了本次大會。會議緊緊圍繞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和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主題,分別就教師能力提升與青年教師成長、科研論文寫作與科研項目申報、思政課課程建設與改革等話題展開研討。孫英副理事長,劉樹宏、李志強副秘書長先后主持了會議。以下為會議主要內(nèi)容。
本次學術年會主要有四項內(nèi)容:1.傳達學習教育部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現(xiàn)場推進會會議精神;2.教師能力提升與青年教師成長經(jīng)驗交流;3.學術報告與科研交流;4.圓桌對話: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會議內(nèi)容極具吸引力,與會者討論熱烈,在處理教學中的很多重難點問題上有新進展。
一、主管領導講話
在開幕式上,劉冰同志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對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并傳達了市委教育工委要求認真學習近日教育部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現(xiàn)場推進會的會議精神,以及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質(zhì)量、建設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一些指導意見和要求。劉冰強調(diào),教學質(zhì)量提升與教師隊伍建設,要整體化布局,整體打造思政課大品牌;要精準化改革,提升教師的教學實效;要貫通化培養(yǎng),提升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他用五個形象的比喻來形容今后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能力提升要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要處理好“天際線和地平線”的關系、“外立面和內(nèi)裝修”的關系、“扶上馬和跑起來”的關系、“火車頭和動車組”的關系、“滿意率和獲得感”的關系。
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曉純,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研究會2017年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王曉純表示,研究會為教師們構建了一個很好的精神家園,促進了理事單位成員間廣泛交流,影響力不斷擴大,起到了很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促進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希望研究會在2018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貫穿思政課建設,在新形勢下繼續(xù)做好研究會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二、教師能力提升與青年教師成長經(jīng)驗交流
為了更好的鼓勵和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本次研討會邀請三位優(yōu)秀青年教師進行了交流分享。北京化工大學青年教師于文博作了以“居安資深,如琢如磨——思政課教學科研的一個困惑、二重探索、三點體會”為題;北方工業(yè)大學青年教師王潤稼以“教研互顯彰,業(yè)趣兩相合——一個思修青椒的尋尋覓覓”為題;中央財經(jīng)大學青年教師王靜以“在問題導向中實現(xiàn)精準教學”為題分別進行了交流。三位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的交流分享,精彩紛呈,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為了在整體上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能力,研討會副理事長、中央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馮秀軍教授作了題為“淺談馬院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成長”的報告,馮秀軍以中央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隊伍建設為例,認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關鍵在于隊伍建設,而隊伍建設的著力點,在于建設好教師的“四重身份”和“三支團隊”,即教學身份、科研身份、學科身份和服務管理身份;學科建設團隊、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和教學改革團隊。中央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它的快速成長和累累碩果驗證了上述理念,為如何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建設、如何提升教師能力,提供了有益參考。
三、科研交流和學術報告
為了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科研能力,解決科研論文怎么寫、經(jīng)典著作怎么讀、科研項目怎么報的問題,本次研討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林英教授作了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運用的實證分析”報告。為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的現(xiàn)狀,探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情況,李林英從研究方法的視角,以600多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對博士學位論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進行了實證分析,對其中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問題、特點和對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引發(fā)了與會教師的深受思考。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建軍教授作了題為“如何研讀經(jīng)典著作和黨的文獻”的學術報告。劉建軍教授結合自己閱讀和科研經(jīng)歷,娓娓道來,分別講述了怎樣研讀經(jīng)典著作、怎樣研讀黨的文獻、怎樣寫闡釋性論文等三個方面的問題。劉建軍表示,不能孤立地讀經(jīng)典,要“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來讀、聯(lián)系歷史背景來讀、聯(lián)系基本原理來讀、聯(lián)系現(xiàn)實需要來讀”。他還特別強調(diào),要完整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著作,要“原原本本地讀、全面系統(tǒng)地讀、融會貫通地讀”,并結合具體文獻的學習和領會為大家舉例說明,與會教師受益頗深,意猶未盡。
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樹蔭教授作了題為“如何申報科研項目”的報告。王樹蔭教授結合自己申報和評審科研項目的經(jīng)驗,對科研項目申報中如何確定題目、如何撰寫研究現(xiàn)狀述評、如何撰寫申報書主要內(nèi)容、如何列舉前期成果和參考文獻等問題,逐一做了指導和提示。幫助廣大思政課教師在科研項目申報方面,提高了技巧,增強了信心。
四、圓桌對話: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研討會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也不斷創(chuàng)新。本次研討會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主題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研討采用圓桌對話和訪談的形式展開。對話訪談由研究會副秘書長、北方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志強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邱吉教授、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明教授、北京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戴秀麗教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吳威威副教授(特約)、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會峰副教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胡兵副教授、北方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王潤稼七位中青年教師作為嘉賓在主席臺就座,他們分別就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道與術”“神與形”“師與生”“教與學”“變與不變”“原則性與靈活性”“價值引領與學理支撐”等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重點闡釋了這些關系在新時代遇到的新問題,思政課應該如何在改革中應對這些新挑戰(zhàn)。吳威威介紹了黑龍龍江省的一些做法和經(jīng)驗。臺上的主旨發(fā)言也引發(fā)了臺下與會教師的參與和互動,引起了共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研究會理事長王樹蔭教授作了大會總結。他回顧了2017年研究會所做的主要工作,肯定了本次研討會達到了預期效果,同時還談了研究會2018年的主要工作設想。北京高教學會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研討會學術年會在歡快祥和的氣氛中圓滿閉幕!
部分老師會后感言
周宏巖(北京化工大學):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思政課也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大發(fā)展的時代,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為天下第一大學院,思政課成為天下第一大課堂,這樣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者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這是80后的青椒們大有作為的時代,是70后的紅椒們大展宏圖的時代。作為60后的干椒,身處這個巨變時代而備感壓力,可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灘上”,不是不進則退的問題,而是你不跑步前進,就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教材內(nèi)容會變,教學方法會變,但教育者的責任不變。
王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聽完與會青椒們的交流報告,深感后生可畏,心中忐忑!三位青椒都是85后,雖參加工作沒幾年,但他們深厚的文化功底、現(xiàn)代的理念、新穎的設計、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教法、親切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了青椒和專家學者們的報告后,有一種被上了發(fā)條的感覺。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更要教書育人,做表率,時刻不忘初衷,用自己的責任心、事業(yè)心和愛心奉獻于“三尺講臺”。
安娜(北京交通大學):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發(fā)展已進入新時代。青年教師初上講臺,需要盡快適應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zhuǎn)變,適應從知識接受到知識傳授過程的轉(zhuǎn)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一是注重挖掘文化底蘊,二是注重運用鮮活素材,三是注重回應學生困惑。科研是教學的“源頭活水”,如果沒有科研做支撐,教學就會失去“靈魂”。在青年教師培訓方面,建議將高校師資博士后適當納入青年教師培訓范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