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證法》(即恩格斯“1873—1882 年手稿”)是恩格斯留下的一部未完全完成的手稿,由 2 個計劃草案(大綱)、10 篇相對完整并完成的學術論文、若干篇札記和片段等 197 個部分構成。手稿提出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構想。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自然辯證法》的編譯和傳播,推動實現(xiàn)了自然辯證法理論的中國化和自然辯證法學術事業(yè)的建制化。
一、圍繞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手稿的爭議
馬克思去世之后,由于忙于《資本論》手稿的整理和指導無產階級革命,恩格斯沒有完全完成《自然辯證法》,也就沒有以《自然辯證法》為名出版“1873—1882 年手稿”。手稿的出版歷程開始于伯恩施坦,手稿的命名歸功于梁贊諾夫。由于《自然辯證法》未完成狀態(tài),以及出版和命名并非由作者本人完成等因素,在《自然辯證法》手稿的出版、命名、理論貢獻等方面,國際學術界歷來存在一定爭議。
1.圍繞《自然辯證法》出版與命名的爭議
恩格斯逝世后,《自然辯證法》手稿落到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手里。他們以各種理由阻撓和拖延出版。迫于形勢,伯恩施坦不得不將其中的兩篇重要論文《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簡稱為《勞動》)和《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研究》(簡稱為《神靈》)公開發(fā)表。《勞動》發(fā)表于 1896—1897 年《新時代》第 14 年卷第 1 冊上。但發(fā)表時伯恩施坦隱去了兩篇論文的出處。1898 年,《神靈》發(fā)表在《新世界歷書》上。這時,伯恩施坦才被迫聲明,這是恩格斯一系列手稿中的一部分。這兩篇論文是最早公開出版的《自然辯證法》文獻。1924 年春天,受聯(lián)共(布)中央的委派,聯(lián)共(布)中央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首任院長梁贊諾夫(簡稱“梁氏”)向伯恩施坦追索恩格斯手稿。經過斗爭和努力,1925 年,《自然辯證法》以德文和俄譯文對照的形式,發(fā)表于《馬克思恩格斯文庫》莫斯科版第 2 卷上(簡稱為“梁版”)?!傲喊妗卑凑斩鞲袼沟膶懽鲿r間順序編排內容,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出版的《自然辯證法》全文版本。1927 年,《自然辯證法》德文第二版出版;1929 年,《自然辯證法》俄文第二版出版。這樣,《自然辯證法》才為世人所知曉。
《自然辯證法》最初以“反畢希納論”為題構思和寫作。從創(chuàng)作過程來看,“有一切的根據(jù)認為恩格斯在一八七三年初便打算寫一部‘反畢希納論’”,只是,“他很快就放棄了撰寫反對畢希納的著作的意圖,但是還繼續(xù)努力收集自然科學和數(shù)學中關于辯證法的材料”。西方“馬克思學”的學者也認同這一看法 。在沖破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的阻撓之后,蘇聯(lián)在 1925 年公開出版這部手稿時將之命名為《自然辯證法》(Dialektik der Natur)。1865 年,杜林就出版過一部名為《自然辯證法》的著作。由于反對杜林主義斗爭和整理《資本論》手稿的迫切需要,恩格斯曾經兩度被迫中斷了《自然辯證法》手稿的寫作。1882 年 11 月 23 日,在致馬克思的信中,他在談到“電氣中的電阻和機械運動中的質量是一回事”時表明,“這是由我首先表述出來的運動的普遍自然規(guī)律。但是現(xiàn)在必須盡快地結束自然辯證法”。這里,他明確地將其“1873—1882 年手稿”稱為“自然辯證法”。馬克思逝世后,大約在 1886 年以后,恩格斯將這部手稿分為“四束手稿”,分別給其加上了《辯證法和自然科學》《自然研究和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各種札記》等標題。因此,梁氏將這部手稿命名為《自然辯證法》而出版有其內在根據(jù),如實反映了該手稿的理論內容及其貢獻。
2. 圍繞《自然辯證法》理論價值的爭議
如何評價《自然辯證法》的理論價值,在自然科學領域有一樁歷史公案。在各種壓力之下,伯恩施坦不得已將《自然辯證法》手稿送交愛因斯坦,要求他發(fā)表意見。愛氏的答復是,“要是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的內容都沒有特殊的趣味??墒牵铱梢赃@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于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出版的”。梁氏等論者質疑,伯氏只是將恩格斯遺稿中的物理學部分交給了愛氏,而非全部文稿,因此,愛氏才作出了上述評價。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胡克則聲稱,愛氏看到的是全部手稿。他引用愛氏于 1940 年 6 月 17 日致自己的信說:“愛德華·伯恩施坦把全部手稿交給我使用。我的評語是指整個手稿而言的。我堅信恩格斯本人如果能夠看到,在這樣長的時間之后,他所作的謙遜的努力竟被認為有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他會覺得這是可笑的?!钡?,從 1940 年到其 1955 年去世的 15 年當中,愛氏并未對上述信件作出任何公開回應和表態(tài)。與之截然不同,普利高津、武谷三男、坂田昌一等當代物理學家高度評價《自然辯證法》的理論貢獻。
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對《自然辯證法》的評價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白匀晦q證法”何以可能?這一質疑從盧卡奇開始。他認為:“恩格斯對辯證法的表述之所以造成誤解,主要是因為他錯誤地跟著黑格爾把這種方法也擴大到對自然界的認識上。然而辯證法的決定性因素,即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在作為范疇基礎的現(xiàn)實中的歷史變化是思想中的變化的根本原因等等,并不存在于我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中?!逼鋵?,恩格斯在“1873—1882年手稿”中都不同程度地論及到這些問題了。從事物運動的終極原因來看,“相互作用是我們從現(xiàn)今自然科學的觀點出發(fā)在整體上考察運動著的物質時首先遇到的東西”,“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原因。我們不能比對這種相互作用的認識追溯得更遠了,因為在這之后沒有什么要認識的東西了”。量子力學的發(fā)展表明,任何量子都是主體。在現(xiàn)代生態(tài)哲學中,存在著泛主體的主張。自然界存在著的相互作用,難道不是一種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嗎?從人的活動和人的思維的關系來看,人的活動對思想觀念最終作出確證和驗證?!叭说乃季S的最本質的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僅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是發(fā)展起來”。這難道不是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嗎?恩格斯關于人的活動是因果觀念的基礎的論述,進一步表明了這一點。這難道不是強調作為范疇基礎的現(xiàn)實基礎中的歷史變化是思想中的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恩格斯提出的“辯證邏輯”視域中,范疇的流動性正是來源于現(xiàn)實和實踐的流動性。例如,“鴨嘴獸”概念就是如此。恩格斯不僅尊重原初自然,也承認人化自然。其實,《自然辯證法》尤其是《勞動》是聯(lián)結自然辯證法和歷史唯物論的橋梁。鑒于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復雜情況,在其于 1961 年到 1971 年期間創(chuàng)作的《社會存在本體論》一書中,盧卡奇對自己否認自然辯證法的觀點有所修正。
如何正確看待《自然辯證法》的理論價值?正如《反杜林論》從一開始的“消極的批判”變?yōu)楹髞淼摹胺e極的批判”、從而比較連貫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一樣,“反畢希納論”最后呈現(xiàn)出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科學設想。除了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論等一般問題之外,《自然辯證法》涉及到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價值論、科學技術社會論等諸多問題。在我們看來,在《自然辯證法》基礎上形成的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科學揭示出了自然發(fā)展和科技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科學指明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關愛自然的一般方法和價值理念,科學闡明了科技與價值、科技與社會辯證關系的一般原理,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從自然的盲目必然性中解放出來提供了科學武器。因此,應該將自然辯證法視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內容?,F(xiàn)在,問題的要害在于如何根據(jù)自然發(fā)展、科技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哲學發(fā)展來豐富和發(fā)展自然辯證法,而不是超越和取消自然辯證法。
總之,《自然辯證法》是一部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本系統(tǒng);自然辯證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內容,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構成。因此,《自然辯證法》的編譯和傳播具有重要的價值。
新文化運動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馬克思主義著作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其中,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是較早系統(tǒng)傳入我國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中文譯本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譯本群”。
二、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中文版譯本系列
1.《自然辯證法》中文版論文單行本
《自然辯證法》在我國的廣泛傳播以《自然辯證法》中已經完成的 10 篇科學論文的翻譯出版為開端。首先,恩格斯寫于 1876 年 5—6 月的《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的中文版是《自然辯證法》文本群中在中國傳播最早、影響最大的一篇文獻。1928 年 11 月,陸一遠將《勞動》譯為中文,以《人種由來說》為題,由上海春潮書局出版。1929 年 10 月再版時,書名改為《馬克思主義人種由來說》。這是中國最早翻譯的《自然辯證法》文獻。1930 年 9 月,成嵩將蘇聯(lián)學者郭列夫(又譯為哥來佛、哥列夫、郭烈夫等)編輯的俄文版《勞動》譯為中文,以《從猿到人》為題,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除了該文之外,該譯本還包括《人類進化的過程》(即《自然辯證法》導言的一部分)。書前附有“譯者序”和郭列夫本人撰寫的《馬克思主義觀點的達爾文主義》。1943 年 12 月 24 日,毛澤東向劉少奇推薦了該書:“此書有恩格斯兩篇短文,十分精彩,可以看。郭烈夫的一篇亦可一閱?!?在延安時期,新譯《勞動》于 1940 年發(fā)表在《中國青年》三卷一期上。這一譯本由于光遠根據(jù)德文版翻譯,景林譯校。1940 年 12 月,于光遠譯、景林校的該文以《從猿到人過程中勞動的作用》為題的單行本,由延安民族青年出版社出版。1949 年 4 月,該譯本由華東新華書店再次出版。1948 年 9 月和 1949 年 6 月,曹葆華和于光遠合譯的《勞動》單行本,分別由延安解放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這個譯本根據(jù) 1935 年出版的德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翻譯,并參考了俄文版。新中國成立后,該單行本多次再版。到 1953 年 6 月,印行 8 次共計 12.7萬冊。1971 年 7 月,由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以下簡稱為“中央編譯局”)翻譯的《勞動》單行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時,還出版了該文的多種少數(shù)民族文字版本。
其次,《自然辯證法》中其他文獻的中文版在我國也有陸續(xù)編譯和傳播。其中,寫于 1875年 11 月至 1876 年上半年之間的《導言》,是《自然辯證法》當中較為完整的長篇論文。1930 年,《導言》由杜畏之(原名屠慶祺)譯為中文,以《辯證唯物論的宇宙觀與現(xiàn)代自然科學之發(fā)展》為題,發(fā)表在《動力》月刊一卷二期上。1950 年 2 月,曹葆華和于光遠合譯的《導言》單行本,由解放社出版。到 1953 年 6 月,該單行本印行 4 次共計 5 萬余冊。此外,大約在 1878年 8 月下半月至 9 月,恩格斯擬定了一個詳盡的自然辯證法計劃草案(稱為“總計劃草案”)。于光遠將之譯為中文,以“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著作大綱”為名,發(fā)表在 1941 年 10 月《解放日報》的“科學園地”副刊上。
最后,《自然辯證法》部分筆記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也被編譯為中文版供學術研究使用。在創(chuàng)作《自然辯證法》的過程中,恩格斯寫作有量讀書筆記,但是,有一些并未收錄到后來正式出版的《自然辯證法》中。如,《關于弗臘斯〈各個時期的氣候和植物界〉的札記》《赫爾姆霍茨〈論力的守恒〉報告的摘要》《達蘭貝爾〈動力學論〉的部分摘要》等。1970 年,蘇聯(lián)《自然科學與技術史問題》雜志第 32 期公開發(fā)表了這些文獻。1977 年,潘吉星將第一篇札記翻譯為中文,發(fā)表在《植物雜志》1977 年第 5 期上。1979 年,由《哲學研究》編輯部編輯的《自然辯證法文集》一書,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有恩格斯撰寫的上述三篇《自然辯證法》準備材料手稿的中文譯文,譯者為潘吉星,校閱者為張黎等人。這三篇文獻的翻譯和校對,直接參照了德文原文檔案材料。
2.《自然辯證法》中文版全譯本
在單篇論文翻譯的基礎上,《自然辯證法》全文中文版相繼出版了六個版本。一是杜畏之 1932 年的譯本。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在國民黨反動派“白色恐怖”的氛圍中,1932 年 8 月,由杜畏之翻譯的《自然辯證法》中文第一個全譯本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簡稱為“杜本”)?!岸疟尽备鶕?jù)“梁版”譯出?!傲喊妗卑凑諏懽鞯臅r間順序編輯,有助于真實再現(xiàn)恩格斯的創(chuàng)作過程,但在內容上顯得雜亂無章,增加了閱讀和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杜本”按照文章性質(論文、札記和片段)編排這一文獻。其基本結構為:第一部分包括“譯者的序”和“里雅沙諾夫的序”(里雅沙諾夫即梁贊諾夫)兩個序言。在梁氏寫于 1925 年的序言中,較為詳盡地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研究自然辯證法的過程、《自然辯證法》文本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自然辯證法》手稿的發(fā)現(xiàn)和出版等問題。第二部分為“本文”,包括自然辯證法舊序、辯證法科學之一般性質、論辯證法——反杜林論舊序、反杜林論的附注、現(xiàn)代自然辯證法中之辯證法、辯證法與自然科學、讀書雜記、運動之基本形態(tài)、運動之兩種尺度、潮汐摩擦、熱、從猿到人、精神世界中之自然科學、電學、費葉爾巴赫論摘錄(費葉爾巴赫即費爾巴哈)、卡爾·紹來美爾略傳(紹來美爾即肖來馬)等 16 個部分。第三部分為“附錄”,收有反杜林論別序、辯證法與相對論(由譯者自己寫作)等 2 篇文獻。這種編排方式先于 1935 年的俄文版和德文版。在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杜本”多次印刷。1949 年 5 月 27 日,上海獲得解放。1949 年 6 月,上海神州國光社重印“杜本”。據(jù)說,在“杜本”之前,出版過一個《自然辯證法》中譯本,不過書名為《昂格斯的辯證法與自然》,其具體情況待考。
二是鄭易里 1950 年的譯本。新中國成立后,掀起了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高潮。1950 年 9 月,鄭易里翻譯的《自然辯證法》全譯本(簡稱為“鄭本”),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這是新中國出版的第一個《自然辯證法》全譯本。“鄭本”根據(jù)蘇聯(lián) 1935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和日本 1930 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日文版翻譯。譯者從 1936 年秋天開始翻譯,到 1949 年 6 月譯畢。出版前,譯者請郭大力對照克萊門斯·杜特(Clemens Dutt)的英譯本校正過一遍。從結構來看,“鄭本”按照上述母本,將《自然辯證法》的文稿劃分為 4 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草案”,包括總案(即“1878 年的計劃”或“總計劃草案”)和分案(即“1880 年的計劃”或“局部計劃草案”)等 2 篇文獻。第二部分為“論文”,包括《導言》《〈反杜林論〉舊序。論辯證法》《精神世界中的自然科學》《辯證法》《運動的基本形態(tài)》《運動的尺度—功》《潮汐摩擦??档潞蜏飞_特》《熱》《電》《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中的作用》等 10 篇論文。第三部分為“雜記和散篇”,按照“歷史科學的東西”“古代的自然觀”“自然科學和哲學”“辯證法”“物質運動的形式。科學的分類”“數(shù)學”“力學和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 10 個專題,對《自然辯證法》的其他文獻進行編排。第四部分為“附錄”。包括三個附錄:一為《卡爾·紹來美爾》;二是作為《反杜林論》準備材料一部分的《奴隸制度》,作為《自然辯證法》札記和片段一部分的《歸納和演繹》,作為《反杜林論》一部分的《傅利葉》;三為《自然辯證法成稿年表》?!班嵄尽卑凑瘴谋绢愋途幣牛兄谧x者了解文稿的完成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杜版”編排的隨意性;收入《自然辯證法成稿年表》,有助于讀者了解恩格斯的創(chuàng)作過程。但是,將同一主題的不同文稿分別置于“論文”和“雜記和散篇”中,難以使讀者把握恩格斯手稿思想的整體性。當然,這是由其依據(jù)的母本的編輯方針造成的。
三是曹葆華 1955 年的譯本。1955 年 2 月,《自然辯證法》的第三個中文全譯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一譯本由曹葆華、于光遠、謝寧合譯,何成鈞校對(簡稱為“曹本”)。1935 年,為了紀念恩格斯逝世 40 周年,按照原文的形式,蘇聯(lián)將《自然辯證法》和《反杜林論》放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MEGA1)特別卷中一起出版。1935 年版按照《自然辯證法》的主題進行編排,同時在書后列有恩格斯寫作《自然辯證法》的年代表。由于這一工作是由時任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研究院院長阿多拉茨基主持下完成的,因此,又稱為“阿多拉茨基版”(簡稱為“阿版”)。在此基礎上,后來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和俄文版的《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合卷。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延安的中山圖書館收藏有“阿版”一書。延安的《自然辯證法》讀書會,就是以“阿版”為依據(jù),通過通讀“杜本”的形式進行。那時,于光遠根據(jù)“阿版”開始《自然辯證法》的翻譯工作,同時參考了英文版。在于光遠已有譯稿的基礎上,“曹本”根據(jù) 1935 年 MEGA1 版和 1953 年俄文版翻譯,個別部分參考了杜特的英譯本譯出,金岳霖、孟慶哲、何祚庥、龔育之等學者對譯稿曾提出過修改意見?!安鼙尽笔珍浻刑K共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所寫的序言。從主干內容來看,按照 MEGA1 的編排方法,“曹本”主要分為計劃草案、論文、札記和片段三個部分。書后有附注、《自然辯證法》各片段和論文成稿年表、人名索引、事項索引,以及譯者后記等。這個譯本到 1960 年共印刷了 10 次。
四是中央編譯局 1971 年的譯本。自 1953 年 1 月 29 日成立以來,中央編譯局專門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編譯工作。1971 年 3 月,由中央編譯局翻譯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 20 卷出版。這一卷包括《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兩部文獻。在此基礎上,1971 年 8 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自然辯證法》單行本(簡稱為“1971 年中譯本”)。這一譯本依據(jù)《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第二版第 20 卷翻譯,并根據(jù)《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二版進行修訂。1941 年,在米丁的主持下,蘇聯(lián)出版了《自然辯證法》新譯本(簡稱為“米版”)。按照恩格斯的寫作計劃,“米版”將恩格斯的論文和札記按照主題進行編排出版。后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 20 卷中的《自然辯證法》就是以“米版”為依據(jù)進行編輯出版的。1971 年版是《自然辯證法》中文版的第 4 個譯本,也是新中國第一個正式官方版本,被廣泛翻印。從內容結構來看,除了計劃草案、論文、札記和片段之外,該譯本第一次收錄有恩格斯親自編輯的《各束手稿的名稱和目錄》,并作為第四部分。此外,“1971年中譯本”還附有“《自然辯證法》各束手稿內容索引”和“《自然辯證法》論文和片段成稿年表”兩個附錄。這樣,根據(jù)母本,這個譯本試圖將按照文稿的文章性質、邏輯內容、創(chuàng)作時間三種編輯法統(tǒng)一起來,反映出了《自然辯證法》編輯和翻譯的進展水平。到 1984 年,“1971 年中譯本”印行超過 100 萬冊。
五是于光遠 1984 年譯本。1984 年 10 月,于光遠等人譯編的《自然辯證法》單行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于本”)?!坝诒尽备鶕?jù)德國狄茨出版社 1962 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 20 卷所載原文進行修訂,同時參考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收藏的《自然辯證法》手稿的微縮膠卷,參照了俄文版和英文本。按照內容主題編輯法,“于本”分 10 個部分呈現(xiàn)出《自然辯證法》的完整內容。具體為:“總計劃草案”“自然科學的歷史發(fā)展”“自然科學和哲學”“自然界的辯證法。辯證法的規(guī)律和范疇”“認識自然的辯證法。認識論和辯證邏輯”“物質運動的現(xiàn)實。自然科學的辯證法”“數(shù)學和各門自然科學中的辯證法”“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中的作用”“各束手稿的名稱目錄”“《自然辯證法》準備材料”。在每一部分中,都按照先論文后札記和片段的方式編排。這樣,有效避免了將同一主題的文稿編排在計劃草案、論文、札記和片段中帶來的問題,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自然辯證法》思想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但是,這一譯本沒有將“總計劃草案”“局部計劃草案”“各束手稿的名稱目錄”編排在一起,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讀者對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總體構思的完整理解。此外,“于本”的“《自然辯證法》準備材料”部分,收錄有上文提及的潘吉星翻譯的恩格斯創(chuàng)作《自然辯證法》的 3 篇準備材料,附錄中收錄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寫作《自然辯證法》的 18 篇通信,附錄還收錄了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德文第一版序言和《反杜林論》第二版序言兩篇文獻中關于寫作《自然辯證法》的論述。這樣完整地呈現(xiàn)出了《自然辯證法》創(chuàng)作的漫長過程和系統(tǒng)構思。最后,“于本”附有“《自然辯證法》手稿的分束”“《自然辯證法》成稿年表”“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準備、寫作和出版的過程”三個部分,體現(xiàn)出寫作時間編輯法、文獻類型編輯法、內容主題編輯法三者的統(tǒng)一,有助于讀者從邏輯和歷史相統(tǒng)一的角度把握《自然辯證法》的思想內容。該譯本的注釋由長期從事自然辯證法科學研究的專門科技工作者和哲學工作者撰寫,保證了注釋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坝诒尽钡姆g、編輯、出版基本上與《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二版(MEGA2)的編輯和出版平行進行,但在出版時間上早于 MEGA2 版《自然辯證法》一年。
六是中央編譯局 2014 年譯本。2014 年 8 月,中央編譯局翻譯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 26 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一卷同樣包括《反杜林論》和《自然辯證法》兩部文獻(將這一版的《自然辯證法》簡稱為“2014 年中譯本”)。1985 年,德國狄茨出版社出版的MEGA2 第Ⅰ部分第 26 卷收錄出版《自然辯證法》新版本。按照 MEGA2 的總體編輯方針,這一版本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按照“寫作時間編輯法”,將恩格斯創(chuàng)作的《自然辯證法》手稿按照寫作時間的先后順序編排,真實再現(xiàn)了恩格斯創(chuàng)作的歷史過程。第二部分按照“內容主題編輯法”,首先是 1878 年計劃,然后分為不同的內容主題、按照先論文后札記和片段的順序進行編排,完整地展示出《自然辯證法》的思想內容和理論貢獻。“2014 年中譯本”根據(jù) MEGA2 第Ⅰ部分第 26 卷第二部分翻譯,并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第 20卷?!?014 年中譯本”的編輯方針是:參照恩格斯《1878 年的計劃》,將《自然辯證法》的全部手稿編為以下幾個部分:“計劃草案”“歷史導論”“黑格爾以來的理論發(fā)展進程。哲學和自然科學”“辯證法作為科學”“物質的運動形式以及各門科學的聯(lián)系”“各門科學的辯證內容”“自然界和社會”“四束手稿目錄”。在每一部分中,都按照先論文、后札記和片段的形式進行編排。為便于讀者研究,這一譯本還附有“《自然辯證法》”細目(按手稿寫作時間編排)、“《自然辯證法》細目”(按手稿內容編排)、“《自然辯證法》四束手稿內容索引”。這樣,可以將寫作時間和寫作內容對照起來閱讀和研究。除 2015 年的單行本之外,2018 年 3 月,為了紀念馬克思誕辰 200 周年,人民出版社在“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輯”中專門出版了《自然辯證法》單行本。這一譯本保持了“2014 年中譯本”的內容和結構,同時,在附錄中收錄了恩格斯寫作《自然辯證法》的 5 封書信。但是,沒有收錄馬克思有關自然辯證法問題的通信。
在這六個中文全譯本出版的同時,我國還出版過一些《自然辯證法》的中文節(jié)譯本。1949年 10 月,上海文源出版社以《新譯節(jié)本〈自然辯證法〉》為題,出版過杜畏之譯本的節(jié)譯本。1951 年 8 月,由曹葆華和于光遠合譯、何成鈞校對的《自然辯證法》一書的節(jié)譯本,以《辯證法與自然科學》為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一節(jié)譯本包括《自然辯證法》一書中的重要論文和片段:主要包括“科學歷史”“自然科學與哲學”“辯證法”“物質運動形態(tài)??茖W分類”“數(shù)學”“力學與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 9 個部分,還收錄有《〈反杜林論〉舊序·論辯證法》。這個譯本根據(jù) MEGA1 并參照俄文版和英文本翻譯,按照俄文版的順序排列。MEGA1 將這一部分內容冠名為《辯證法與自然科學》,所以,該節(jié)譯本沿用該書名。此后,在中央編譯局編譯的各個版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和《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都節(jié)選了《自然辯證法》的主要內容。
3. 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著作選編本
在出版《自然辯證法》中文版的同時,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一些重要文本相繼在我國翻譯和出版。在此基礎上,我國出版了一些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著作的選編本。一方面是自然辯證法理論的中文文選本。1980 年 12 月,為了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復旦大學哲學系自然辯證法教研室編輯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自然辯證法文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文選本共收錄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理論文獻 41 篇(部),列寧自然辯證法理論文獻 15 篇(部)。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只列入目錄,并未摘錄內容。所選文獻按照寫作時間順序排列,有的選用全文,有的節(jié)錄。書后有 2 篇附錄,一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有關自然辯證法問題的主題索引目錄”,一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有關自然辯證法問題的主題索引”。
另一方面是自然辯證法理論的中文文摘本。1988 年 1 月,在多年試編的基礎上,于光遠、孫小禮等編輯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自然辯證法與科學技術》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文摘本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研究自然辯證法的目的、經過、計劃等”“辯證法與自然科學的關系及其發(fā)展”“辯證法的規(guī)律、辯證邏輯和認識論”“物質運動的形式,各門科學及其辯證法”“科學技術在社會歷史中的發(fā)展”5 個方面,詳細摘錄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論述。第二部分為“列寧的論述”,按照“自然科學與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專家”3 個方面,詳細摘錄了列寧的重要論述。此外,1954 年,龔育之編輯的《列寧斯大林論科學技術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刊行。1958 年,國家技術委員會編輯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技術革命》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 年,復旦大學編輯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自然科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6 年,上海師范大學刊行過《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自然辯證法的通信》。1979 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輯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還有一些內部印行的專題摘錄。
三、《自然辯證法》學術研究的建制化努力
在翻譯和出版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基礎上,我國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了自然辯證法學術研究,實現(xiàn)了自然辯證法學術研究的建制化。
1. 自然辯證法原著研究
在翻譯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原著的基礎上,我國學者翻譯和介紹了一些國外學者尤其是蘇聯(lián)學者研究《自然辯證法》的成果,成為我國學習和研究這一原著的重要參考文獻。
1950 年,蘇聯(lián)學者考爾曼所著的《論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一書,由彭仲文譯為中文,大眾書店出版。1954 年,蘇聯(lián)學者凱德洛夫所著的《論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辯證法〉》一書,由蘇聯(lián)國家政治書籍出版社出版。1962 年,舒裕寧將之譯為中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分為導言、《自然辯證法》總的(導言)部分、《自然辯證法》的基本(中心)部分、《自然辯證法》的結尾部分和結論等五章。在該書的附錄“按照什么樣的順序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方法方面的意見)”中,專門討論了《自然辯證法》的編輯原則問題。在此基上,1973 年,凱德洛夫新著《論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蘇聯(lián)高等學校出版社出版。1980 年,該書由殷登祥等人翻譯為中文,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除了然辯證法理論研究方面的內容之外,該書討論了《自然辯證法》和《資本論》的關系、恩格斯創(chuàng)作《自然辯證法》的過程、圍繞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手稿展開的思想爭論、《自然辯證法》手稿的編輯問題等。上述兩書試圖將文獻考據(jù)和思想詮釋統(tǒng)一起來,反映了蘇聯(lián)研究《自然辯法》的文獻學水平。
1979 年,烏克蘭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編的《恩斯與現(xiàn)代自然科學》一書,由基輔科學思想出版社出版。該書主要討論了《自然辯法》姊妹篇《反杜林論》的自然辯證法思想。不過,他們采用了“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的表述而沒有用“自然辯證法”的表述。1984 年,該書由丁祖永等人譯為中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在介紹國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中國學者也開展了《自然辯證法》原著研究。1955年 8 月 5 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艾思奇撰寫的《以辯證唯物主義武裝自然科學——介紹恩格斯斯的〈自然辯證法〉》一文。此后,中國人民大學林萬和撰寫的《關于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一書的幾個問題》分兩次刊登在《教學與研究》1961 年第 4 期和 1962 年第 1 期上,林萬和撰寫的《學習〈自然辯證法〉,應該著重學哪些基本思想 ?》發(fā)表在《前線》1963 年第 19 期上。前文著重介紹《自然辯證法》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體系結構,后文著重介紹《自然辯證法》的主要思想和理論貢獻。
在開展自然辯證法教學的基礎上,1963 年,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三校的自然辯證法工作者組成《〈自然辯證法〉解說》編寫組,開始系統(tǒng)研究《自然辯證法》。1964 年,“解說”的初稿由北京大學內部發(fā)行。1977 年,“解說”的修訂本由北京師范大學內部發(fā)行。1982 年,《〈自然辯證法〉解說》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正式出版時的主編為吳延涪、沈小峰、程為昭。該書按照“論文”和“札記和片段”兩個部分,對原著進行了解讀。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和解說《自然辯證法》的著作。此后,我國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自然辯證法》的學術著作。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提出了系統(tǒng)開展自然辯證法原著編譯和研究的計劃?!?978—1985 年自然辯證法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提出了兩項任務。第一項任務為 3 年內計劃完成經典著作的翻譯、整理工作。主要包括:重新校譯和注釋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出版馬克思《數(shù)學手稿》全譯本,分專題匯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毛澤東有關科技工作的論述,匯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自然辯證法》的全編本和選讀本。第二項任務為五年內計劃完成經典著作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馬克思的《數(shù)學手稿》《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恩格斯《反杜林論》中的自然辯證法問題,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等等。這樣,就提出了系統(tǒng)出版和研究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原著的計劃。
2. 自然辯證法原理研究
《自然辯證法》只是提出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設想。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我國自然辯證法理論工作者進一步豐富了這一設想,開展了自然辯證法原理研究。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國學者就提出了自然辯證法理論體系的設想。例如,1947 年,羅克汀所著的《自然科學講話》由上海新知書店出版,后來由上海光華書店再版。該書以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和列寧《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為依據(jù),分為“科學的性質與任務”“科學與哲學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運動觀和時空觀”“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的數(shù)學觀”“科學與社會的關系”“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關系”等 7 章,集中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和科學觀。再如,1949 年 4 月,陳曉時(即陳珪如)編寫的《自然辯證法》一書,由上海書報雜志聯(lián)合發(fā)行所發(fā)行。該書是一部史論結合闡述自然辯證法理論的著作。該書第一篇為“自然辯證法史”,包括德國自然辯證法的確立和蘇聯(lián)自然辯證法的發(fā)展兩章,論述了恩格斯創(chuàng)作《自然辯證法》的過程和貢獻。第二篇為“自然辯證法概論”,包括什么叫自然辯證法和自然辯證法的具體化兩章,論述了自然辯證法與唯物辯證法、歷史唯物論、自然科學、自然哲學、辯證邏輯的關系,論述了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含義和研究對象、自然辯證法具體化的意義與方法等問題。
新中國成立之后,自然辯證法成為高等學校哲學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全黨和全社會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課程。在教學中,我國進一步完善了自然辯證法理論體系。20 世紀 60 年代,在艾思奇的主持下,黨校全體學員共同編寫出《自然辯證法提綱》。這是新中國編寫自然辯證法教科書體系的首次嘗試。第一篇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自然科學,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實踐、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自然科學方法論三章。第二篇為自然界各種運動形態(tài)的辯證法。第三篇為改造自然的斗爭和辯證法,包括農業(yè)、工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中運用辯證法的問題。1956 年,《自然辯證法(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12 年(1956—1967)研究規(guī)劃草案》提出:“在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是存在著這樣一門科學,正象在哲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存在著一門歷史唯物主義一樣。這門科學,我們暫定名為‘自然辯證法’,因為它是直接繼承著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曾經進行過的研究”。這樣,我們就明確自然辯證法專業(yè)是從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發(fā)展出來的一門學科。同時,該草案確立以下九類題目為自然辯證法的重點研究問題: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與辯證唯物主義的范疇,科學方法論,自然界各種運動形態(tài)與科學分類問題,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思想的發(fā)展,對于唯心主義在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中的歪曲的批判,數(shù)學中的哲學問題,物理學、化學、天文學中的哲學問題,生物學、心理學中的哲學問題,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自然科學。這其實表達了對自然辯證法理論體系的看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研究同樣進入了“春天”。1978 年,《1978—1985 年自然辯證法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草案)》提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門類,它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科學觀,又是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論?!睆钠溲芯績热輥砜?,主要包括以下問題:自然科學的性質及其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界各種運動形態(tài)的基本矛盾及其相互作用,科學分類系統(tǒng),科學實驗和自然科學理論研究的方法論,數(shù)學、各門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科學技術和數(shù)學的理論思想的發(fā)展史。同時,還要依據(jù)自然科學的新成就研究辯證唯物主義的規(guī)律、范疇,研究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1979 年,在孫小禮主持下,《自然辯證法講義(初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分為自然觀、自然科學觀、自然科學方法論三篇。同時,人民教育出版社陸續(xù)出版“各門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10 個分冊。這樣,在恩格斯“四束手稿”的基礎上,確立了自然觀、自然科學觀、自然科學方法論、各門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四個部分構成的自然辯證法理論體系。
后來,根據(jù)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等原著,結合當代科學技術進步和科學技術哲學進展,我國學者進一步完善了自然辯證法的理論體系,出版了許多自然辯證法教材。從碩士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的教材情況來看,2004 年,黃順基主編的《自然辯證法概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提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對象是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學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等。該書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科學觀與科學方法論、技術觀與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與社會四個部分。再如,在中央推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自然辯證法概論(2018 年版)》中,將自然辯證法理論體系劃分為馬克思主義自然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五個部分。
這樣,以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等馬克思主義著作為依據(jù),中國自然辯證法理論工作者進一步完善了恩格斯提出的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設想,從而豐富和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研究成果。
3. 自然辯證法發(fā)展史研究
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當中,都對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進行過專題考察。前者以莊福齡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史(4 卷本)》為代表,后者以黃楠森、莊福齡、林利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8 卷本)》為代表。在陳曉時等人開展的初步工作的基礎上,1978 年,中國人民大學黃順基和廈門大學周濟主編的《自然辯證法發(fā)展史》一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以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和《反杜林論》等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原著為主要研究內容,向前追溯到古代的自然觀和方法論,向后擴展到“科學哲學、科學學的發(fā)展和自然辯證法”以及“現(xiàn)代科學技術革命與自然辯證法研究的進展”,以開放和寬廣的視野考察了自然辯證法理論的來龍去脈,以及在蘇聯(lián)、中國、西方、日本的發(fā)展。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部專門研究自然辯證法發(fā)展史的學術著作。
這樣,在翻譯和傳播《自然辯證法》的過程中,我國實現(xiàn)了自然辯證法原著研究、原理研究、發(fā)展史研究的統(tǒng)一,推動形成了自然辯證法專業(yè),實現(xiàn)了自然辯證法學術事業(yè)的建制化?,F(xiàn)在,為了與國際接軌,我國采用了“自然辯證法(亦稱科學技術哲學)”的表述法。“自然辯證法概論”仍然是碩士研究生的政治理論課。
總體而言,我國對《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中譯本系列,促進了《自然辯證法》的廣泛傳播,實現(xiàn)了自然辯證法學術事業(yè)的建制化。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回擊了國際社會對《自然辯證法》的理論詰難,為進一步研究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內涵與價值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