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探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20年1月5日,“ 首屆馬克思主義與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新年論壇”在我校隆重開幕。新年論壇以“中國之制與中國之治”為主題,來自中外的學者專家共同探討了全面對外開放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發(fā)展和中國之治的世界意義。校黨委副書記、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主任文君主持論壇開幕式。
經北京市委宣傳部批準,新年論壇由我校和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聯(lián)合舉辦。為了更好聯(lián)合國內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外語學院和其他智庫機構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際傳播,經過醞釀籌備,“新時代新思想國際傳播教育聯(lián)盟”在此次論壇上正式宣布成立。
蔣慶哲書記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將深入探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研究中國之制與中國之治,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本次論壇,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助力的重要內容,也是在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以此為契機,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和學科優(yōu)勢,努力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國際化領軍人才。
夏文斌校長在主旨報告中指出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需要從單邊主義轉向多邊主義,構建公平兼顧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要從改變抵制霸權主義向尊重各國主權、人權和發(fā)展中的轉變,構建公正全球的政治治理體系;要從社會治理意識形態(tài)的泛化向共進共生的轉變;要堅持和完善文化交流體制,構建包容、開放、平等的全球文化治理體系;堅持和完善生態(tài)共同命運機制,溝通科學、務實、高效的全球生態(tài)治理體系。
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中國社科院原院長王偉光誠摯祝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召開首屆馬克思主義與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新年論壇,指出“中國之制”是“中國之治”的保障和優(yōu)勢,有效的治理能力是推動制度發(fā)揮作用的關鍵。必須要通過優(yōu)越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通過提高治理能力充分發(fā)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把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不斷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創(chuàng)新良性互動,永續(xù)推進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不斷創(chuàng)新。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顧海良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的當代發(fā)展,需要對外開放和對外包容的理論。對外開放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經濟、乃至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個重要的話題。不同國家不同制度下都面臨不同的問題,我們應該有共同的話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解決人類命運要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們在推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候也不要忘了世界上還存在著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矛盾的沖突對立,不應為并存就放棄了不同社會治理,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矛盾沖突和斗爭。
中共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認為對外傳播和對外開放應該協(xié)同并進,中國智庫應當勇于并擅于對話實踐,對內要有助于啟迪國民智庫,凝聚社會共識,提出政策建議,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擴大改革開放提供智力支持;對外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參與塑造國家形象,為實現(xiàn)中國特色大外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自己的獨特貢獻。要進一步加強中國新型智庫的自身建設,就是要大力提升中國智庫的國際集中度和對外影響力,要提振智庫的信心、改進傳播點的方式和方法,要站在文明對話的歷史高位上,以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開展對外思想溝通。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市社科聯(lián)黨組書記、市社科規(guī)劃辦主任張淼指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根本的是因為黨領導人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發(fā)展了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軍事等各方面的制度,不斷加強完善國家治理。此外他還肯定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承擔了重要任務,已經成為首都市重點理論重要的重要力量。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堅實的時代基礎、物質基礎、科技基礎、思想和價值觀基礎,不同制度不同背景國家之間,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形成了相互之間的利益交換和共同的要求。要堅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原則,堅持共生基礎上的相對公平原則,堅持解決協(xié)商原則。
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分別介紹了改革開放的背景、在改革開放興起的過程中中國發(fā)生的變化和我們取得的基本經驗。他認為,解決改革開放后的問題,從國內來講,重點是深化改革要實現(xiàn)社會的法治和公平;從對外來講,重點要妥善處理中外之間產生的結構性矛盾。
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白庚勝認為絲綢之路的空間范圍需要進一步擴大,絲綢之路戰(zhàn)略當中,如果能把中線和東北線考慮當中,在十四五規(guī)劃當中有所體現(xiàn),戰(zhàn)略整體會更加飽滿強勁,效果會更加明顯,而且有利于我們的長治久安。
中國社科院大學21世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純東認為新時代對外開放是全方位的,是面向所有國家的開放,是經濟、文化的開放、合作、交流,是不同文明的比較、比較、借鑒、文明互鑒。新時代對外開放要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總的外交戰(zhàn)略,要促進更加公正合理的國家經濟政治秩序的情況,同時也要做好開放意識形態(tài)的防范,抵制西方意識形態(tài)影響的工作。
兩個圓桌論壇上,多位教授和學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觀點,充分溝通了關于全面對外開放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發(fā)展與如何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的獨到見解。
在院長主任論壇環(huán)節(jié),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景瑜、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辛向陽、我校中國國際話語體系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梁凱音、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秦宣、我校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就新年論壇的主題進行了討論。
在中青年學者論壇環(huán)節(jié),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永貴,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裴學進,我校英語學院副院長、教授金冰,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佳宇,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江寧就論壇主題進行了探討。
在主題發(fā)言環(huán)節(jié),中國日報網副總編張春燕、《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副主編查朱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編輯部主任蔣旭東、吉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光宇,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薛新國、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岳鳳蘭,北京聯(lián)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仲計水,我校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教授、國際關系學院李志永教授,海南研究院常文磊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宏元副院長、王志民教授、曹永棟教授、劉京菊教授、王宇航副教授等參加,我校校直機關、各學院負責人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研究生及來自全國40余所大學的師生近200人參加。
此次新年論壇由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基地,北京高校建設開放型理論強國的理論與實踐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大學21世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高等研究院等單位聯(lián)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