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克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重理論輕方法或忽視內容盲目在方法上標新立異等種種傾向,是事關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方面。為此,需要對方法論教學與教學方法論進行自覺理性反思。在教學內容上突出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學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關鍵,而在教學評估中加強對大學生掌握與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水平和能力的考核則是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在“理”與“事”結合、“知”與“理”相滲、“境”與“理”同構、“利”與“理”統(tǒng)一中,切實增強大學生在方法論上的獲得感。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作者簡介】袁久紅,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 南京? 210096)。
【原文出處】《思想理論教育》(滬),2017.8.69~74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專項工程項目“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政治思想研究”(項目批準號:16ZZD040)、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項目“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化’教學模式建構探索”(項目批準號:蘇教高[2015]13號)。
質量問題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中廣受關注的“老問題”,又是隨時代發(fā)展而需不斷探索的“新課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的要求,要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中心。教學質量一般包括教學規(guī)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每個方面的內容都包含著方法論的要求。方法論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掌握與運用方法論的能力和水平是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尺度,教學規(guī)范也要圍繞著方法論教學有針對性地建章立規(guī)。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以高度的方法論自覺重視方法論教學和方法論創(chuàng)新,才能打贏這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zhàn)。
一、加強方法論教學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關于方法論,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盵1]馬克思主義不是抽象的理論集合,它不試圖為現(xiàn)實問題提供一勞永逸的現(xiàn)成答案,而主要是為人們提供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論指導。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以傳授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為要旨,方法論教學是其應有之義,而能否講好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則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方法論教學是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根本目標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2]“四個正確認識”的內容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國際到國內,從社會到個人,從理想到實踐,邏輯貫通,環(huán)環(huán)緊扣,是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時代特征和社會發(fā)展新變化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立德樹人”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實現(xiàn)的根本目標。[3]而要實現(xiàn)“四個正確認識”這一根本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就要高度重視方法論教學,讓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并以其為指導,立足于世情、國情、社情來認識中國與世界的發(fā)展,學會正確處理歷史與現(xiàn)實、國際與國內、社會與個人、理想與實踐這四對關系。通過方法論教學讓學生系統(tǒng)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把唯物辯證法作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正確運用矛盾分析、歷史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四對關系,從而幫助大學生理性把握社會發(fā)展大勢,增強使命擔當,堅定“四個自信”。
方法論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可以分為理論知識和方法論兩大板塊。理論的教學固然重要,它提供思想武器以指導實踐,但理論能否有效指導實踐取決于人們是否能掌握和使用科學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更要教會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地認識事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從最一般的方法上規(guī)范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直接地、充分地體現(xiàn)著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基本原理。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課程的核心內容?!盵4]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有自己的方法論教學內容。譬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以下簡稱“原理”課)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主要包括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事物矛盾運動規(guī)律的原理,實踐和認識辯證關系的原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原理,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原理,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原理,人的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原理,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一般規(guī)律的原理,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和資本主義生產本質的原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原理,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原理,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建設規(guī)律的原理,共產主義社會基本特征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關系的原理。這些原理既是理論,同時也就是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在“原理”課中要特別著力系統(tǒng)講好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實事求是的方法、辯證分析的方法、社會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歷史分析的方法、群眾路線的方法等。再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方法論內容主要涉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相結合的方法論,在具體施教中,要著重圍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法論,主要內容包括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的方法論、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的方法論、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方法論,以及先富與后富的辯證法、公平與效率的辯證法、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辯證法、加強黨的領導和建設的辯證法等。通過學習和掌握這些方法,學生可以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獨特規(guī)律,深化理解目的與手段、計劃與市場、對內和對外、治國和治黨等一系列辯證關系,從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方法論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亟待補齊的短板。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馬克思主義問題中的正統(tǒng)僅僅是指方法。它是這樣一種科學的信念,即辯證的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研究方法?!盵5]盧卡奇把方法視為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即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一種總體性的辯證法。盡管盧卡奇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有些偏差,但也從側面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方法論的重要性。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存在著“重理論輕方法”的現(xiàn)象,一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缺少方法論自覺,專注于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灌輸,不重視開展方法論教學,對方法論教學講得少、做得更少。如此,學生獲得的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而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能力并沒有明顯提升。這是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改進的難點,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水平要補齊的“短板”。方法論教學確實比較“難”,對教師的要求更高。相對于理論教學,方法論教學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駕馭能力來處理分析紛繁復雜的歷史、現(xiàn)實與實踐問題,有時甚至要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造方法,如果能力欠缺,一旦遇到困難則缺少成熟的應對之法,教學效果自然不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更要教給學生運用知識的方法。我們要打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攻堅戰(zhàn)、突破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難點,就必須把被忽視、弱化的方法論教學重視起來,補齊這一短板,使方法論教學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法寶。
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方法論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缺少方法論教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不完整、不深刻的,甚至是沒有實際價值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除了要求在教學內容上突出方法論教學外,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一般來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教學內容能不能被學生接受、樂不樂意接受、會不會運用。這就必須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那么,我們要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因”為我們提供了根本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6]“三因”是唯物辯證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深化應用,是體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guī)律的根本方法論。對此,有學者認為,“三因”就是要求把時代進步和實踐發(fā)展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改革與時俱進的根本依據,“三因”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核心。[7]“三因”具有豐富深刻的方法論意蘊:“事”指的是事情、實際,“因事而化”就是要增強現(xiàn)實性,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來開展教學;“時”指的是時代、時事,“因時而進”就是增強時代性,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教學理念、內容和方法;“勢”指的是形勢、趨勢,“因勢而新”就是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在研判形勢、把握大勢中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的是馬克思主義之“道”,不僅“原理”課要著重講“道”,其他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也要講“道”。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的“道”離不開“三因”?!暗馈辈浑x“事”,離開了“事”的傳“道”是抽象空洞的,依“事”傳“道”要求從事實出發(fā),抓住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主要矛盾來傳授馬克思主義;“道”不離“時”,離開了“時”的傳“道”是停滯僵化的,依“時”傳“道”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與時俱進;“道”不離“勢”,離開了“勢”的“傳道”是短視弱視的,依“勢”傳“道”要求深刻認識形勢、大勢,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式方法。如果再具體一點,“三因”作為根本方法論在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都有相應的教學方法映現(xiàn)?!耙蚴露笨梢詮募沂?、國事、天下事開展問題式案例教學,“因時而進”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數(shù)字化網絡的雙重優(yōu)勢,“因勢而新”則可以用探究式互動化教學對核心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前瞻性的挖掘和探討。
近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十分重視教學方法改革,也為之進行了艱辛的努力和探索,運用了許多高招、奇招,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成效顯著,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我們強調方法論自覺,就是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進行自覺反思,趨利避害、擇優(yōu)而行??傮w思路就是要按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8]為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的確很重要,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進步,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沿用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等仍然是基本的富有不竭生命力的。譬如,“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在教授“為新中國而奮斗”時,如果采用單純的、平鋪直敘的理論講授法,則明顯力道不夠,可以使用“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從“三種建國方案”的案例來介入以增加教學深度。教師可以介紹1921年至1949年這一時期中國存在三種主要政治力量及其提出的三種建國方案,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歸納出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人民共和國方案才是符合歷史發(fā)展必然性的結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以講究實效為根本,不必刻意標新立異,更不能以新舊論英雄。與此同時,我們還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仍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但是存在著偏離“質量為中心”的傾向,如果任由其發(fā)展,不但不利于教學質量提升,反而容易造成思想政治理論課膚淺化、碎片化、庸俗化、形式化。為此,我們認為,要處理好“四大關系”,做到“四個統(tǒng)一”。
一是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tǒng)一。實踐教學有開放的教學空間和靈活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增強體驗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時下實踐教學受到高度重視,有些高校甚至以實踐教學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中心,不惜壓縮課堂教學學時來增加實踐教學學時。然而,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普遍存在教學安排不合理、教學組織管理不嚴格、考核要求不規(guī)范等問題,一些實踐教學甚至陷入“放羊式”失控失管狀態(tài),教學質量可想而知。課堂教學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陣地,我們要著力打造有思想深度、有理性邏輯、有人格魅力、有創(chuàng)新活力、有文化溫度,受學生喜愛、樂于接受的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注重以廣博的知識贏得學生的心,以科學邏輯的力量吸引學生,以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方法論掌握與運用能力為要旨。[9]教學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根本原則,但不能以實踐教學之名淡化、甚至替代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tǒng)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方法論。
二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統(tǒng)一。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是辯證統(tǒng)一的,過分強調內容忽視形式,則內容無法很好地呈現(xiàn);過分強調形式忽視內容,則容易導致形式主義。每門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有與其內容相適應的形式。當前高校普遍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很重要,也有其內在合理性,但形式不能大于內容,否則就會出現(xiàn)“叫座不叫好”的問題。譬如,微課對知識點的分解,有碎片化之嫌,肢解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整體性與系統(tǒng)性;“慕課”用網絡化的單向度的授課代替師生之間生命、情感與思想的互動,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性與主體間性。我們不是不要采用新的教學形式,而是對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產生的實效表示擔憂。其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采取何種教學形式取決于這種形式是否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性質、內容和特點,是否遵循思想政治理論課自身的教學規(guī)律,是否有利于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目標。[10]
三是主體性和主導性的統(tǒng)一。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的實現(xiàn)是教學論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命題。[1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但這并不等于弱化或否定教師的主導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有的教師不講或少講教學內容,以改革之名讓學生在課堂上說課講課進行“自我教育”,有的教師甚至絕大部分教學課時都是學生在“唱主角”,教師較少加以引導或指導,弱化了教師對教學的主導作用,教學效果也就無從談起。譬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翻轉課堂”中,如果沒有教師對學生課前學習的監(jiān)管、課上有效地組織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探究和系統(tǒng)評點,那么教學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因此,高質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堅持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以問題為中心的良性互動。
四是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教學是一門科學,有其普遍化的規(guī)律,同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可各顯神通,在尊重規(guī)律的基礎上差異化發(fā)展。實際上,課程性質不同、專業(yè)類別不同、個體條件不同決定了沒有普遍有效的教學方法,只能因課而異、因類而別、因材施教。一般來說,我們只能根據課程性質和內容、大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擇定適宜的教學方法,而不能拘泥于某些特定的教學方法。然而,當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一刀切”現(xiàn)象,為了追求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圍繞教學內容統(tǒng)一教案和教學進度,甚至在教學方法上也“劃定范圍”,這樣的做法實不可取。思想政治理論課既要講究方法的科學性,也要講究有利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藝術性。只有堅持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tǒng)一,才能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關切的問題作出有效回應,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
三、學生運用方法論能力是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尺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離不開對方法論教學內容的掌握,也依賴于教學方法的改革,更離不開教學效果評價。而對于教學效果,我們今天非常強調增強學生的獲得感,而這個獲得感的重要方面就是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方法論收獲。列寧指出:“在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中,即使有七十個馬克思也不能夠把握住所有這些錯綜復雜的變化的總和;至多是發(fā)現(xiàn)這些變化的規(guī)律,在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指出這些變化及其歷史發(fā)展的客觀的邏輯。”[12]把握事物變化規(guī)律和歷史發(fā)展邏輯需要科學的方法論,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東西,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中最重要的知識。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而言,大學生收獲方法比接受理論知識更重要,要致力于“授人以漁”,這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旨歸。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生掌握與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水平和能力應是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尺。要培養(yǎng)和增強大學生掌握與運用方法論能力,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著力實踐探索。
要加強對方法論教學的研究,努力“化理論為方法”。教學質量提升是以高水平、高質量的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在科研與學科建設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加強對方法論教學的研究。既要研究學生,也要研究課程;既要把握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能力需求,提高方法論教學的針對性,也要對所承擔課程的方法論教學內容等進行深入探討,厘清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普遍適用的根本方法,部分適用的一般方法和特殊適用的具體方法,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從整體上精準理解、融會貫通,并轉化到教學中去。同時,教師還要著眼于不同課程和不同教學對象的特點,深入分析教學方法與課程、教學對象之間的匹配度,以及不同教學方法的特點和關聯(lián)性,努力吸收先進的教學方法,改進實效不強的教學方法。尤其是要善于“化理論為方法”。毛澤東指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盵13]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要“學以致用”,而“用”的關鍵在于方法。方法從何而來?只能從理論和對規(guī)律的把握中得來。哲學家馮契對此曾提出要“化理論為方法”,“方法論的最一般的原理無非就是以客觀現(xiàn)實和認識過程的辯證法還治客觀現(xiàn)實和認識過程之身”。[14]理論作為對客觀現(xiàn)實和認識過程本質與規(guī)律的把握,可以轉化為進一步把握客觀現(xiàn)實和認識過程的方法。而一切科學理論,也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被轉化為方法時才能被人們有效應用。“化理論為方法”主要包括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準確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科學理論的內容;深入揭示和確定構成理論內容的那些基本命題(科學規(guī)律)和概念(邏輯范疇);正確運用規(guī)律、邏輯范疇于該理論領域中現(xiàn)實對象和現(xiàn)象的分析與研究,使規(guī)律和范疇轉化為方法,從而完成理論到方法的轉化。[15]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增強方法自覺,學會“化理論為方法”,善于把理論轉化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教學方法。
在“理”“事”結合、“境”“理”同構中錘煉學生方法論思維和能力。[16]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錘煉方法論思維和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新范式,努力在傳授“道理”過程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論思維和能力,具體來說:其一,引導學生從“事”中悟“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特別是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自覺從鮮活生動的典型事例中體會思想政治理論的一般原則與基本觀點,切實把方法論作為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攻堅克難的“利器”和“巧器”。為此,要在師生之間建構具有親和力和感召力的互動關系,以理論演說、課堂辯論、學生“課堂脫口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科學方法論從“事”中明“理”。其二,引導學生“知”與“理”相滲。思想政治理論課既要傳授知識,更要講“道理”,應教育學生明晰掌握知識不等于明白“道理”,但明白“道理”需要豐富的知識,所以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既要刻苦學習,更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自覺鍛煉理論思維、批判思維、戰(zhàn)略思維、辯證思維、歷史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及法治思維的能力。其三,引導學生“境”與“理”同構?!熬场奔磿r代、背景和條件。知識和道理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要注意引導學生辯證分析“境”與“理”的關系,使學生歷“境”而“志”彌堅,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四,引導學生“利”與“理”統(tǒng)一。思想、理論和道理的背后無不滲透著利益和人們的利益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利”與“理”的統(tǒng)一,積極引導學生掌握正確對待利益的方法,正確處理好自己的當前和長遠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國家利益的關系。其五,推動學生由“理”向“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解決思想觀念與思想方法問題,但最終目標是解決實踐與行動的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注意引導學生自覺實踐理論的能力、意志,掌握將抽象的理論變?yōu)楝F(xiàn)實的力量的科學方法論。
強化對學生掌握與運用方法論能力的考核教學評估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對教學起到激勵和導向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方法論能力,不僅要進行教學方法改革,也要在教學評估上作出調整,側重考核大學生掌握與運用方法論的水平和能力,實現(xiàn)從知識性考核向能力性考核的轉變。為此,應該圍繞教學重難點,注重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對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建立起多元化綜合性的考核方式,綜合運用口試、主題辯論、專題論文、讀書報告、社會實踐、調研報告等形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掘與考查學生的方法論運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不同,對學生方法論運用能力的考核也應有所區(qū)別。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2][6]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3]李忠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以實現(xiàn)“四個正確認識”為根本目標[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2).
[4][9]張雷聲.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9).
[5][匈牙利]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48.
[7]顧鈺民,閆宇豪.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核心[J].思想教育研究,2017(1).
[8]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1.
[10]顧鈺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慕課熱”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
[11]呂相康.教學定則:主體性和主導性的實現(xiàn)[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1).
[12]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1.
[1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14]馮契文集,第1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37.
[15]彭漪漣.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對馮契一個哲學命題的思考與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1-53.
[16]關于“理”“事”結合、“知”“理”相滲、“境”“理”同構、“利”“理”統(tǒng)一、由“理”向“行”的觀點,參考引用了王和強《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