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閉幕了,十九大代表、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依然腳步急促。
10月27日,清華大學召開全校干部師生會議,陳旭全面?zhèn)鬟_大會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精神,向清華師生發(fā)出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動員令;28日,帶領學生代表參觀北京行政副中心,以中國改革的生動實踐激勵學生投身建設洪流;29日,參加生命學院黨團主題學習活動,寄語同學們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
她努力著、期待著,將從會場帶回的十九大精神用最短的時間傳遞到清華園的各個角落。
連日來,全國高校掀起了十九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的熱潮,形式新穎,氛圍濃厚。
學懂,用新理念新論斷武裝頭腦
10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報告廳,一場解讀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講座引來眾多關注。盡管在周六,又是大清早,可前來聽課的同學還是把原定的講座教室擠得水泄不通。在臨時調換面積更大的授課地點后,依然有不少同學沒有“搶”到座位,只好坐在走廊地板上。
“世界怎么了,我們該怎么辦?”主講人、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從世界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變化講起,重點分析了黨的十九大召開的特殊背景:“縱觀黨的十二大報告到十九大報告,很好地體現(xiàn)了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連續(xù)性……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敝v到這里,臺下掌聲一片。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要在學懂上下功夫。連日來,全國各高校紛紛組織理論學習、講座、宣講等活動,用新理念新論斷武裝頭腦。
在北京市,“首都高校百位名家共講十九大”活動正在火熱進行。百位理論名家通過進校輔導學習、走上課堂講授、深入基層宣講、系統(tǒng)研究闡釋等形式,為各高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學習及時雨”。
在中國傳媒大學,“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網”為師生提供精神滋養(yǎng)。學校組織知名專家學者學習解讀十九大報告,撰寫發(fā)表多篇學習心得和闡釋文章。
在西安交通大學,學生理論社團的“微宣講”團隊以“青春之我、微言中國”為主題,自發(fā)組織了近十場十九大精神系列“微宣講”,覆蓋學生黨、團支部的近千名學生。
“我曾通過電商幫家鄉(xiāng)農民銷售土特產,對報告中‘脫真貧、真脫貧’的闡述印象深刻。這一次,專家的講解讓我對十九大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有了更系統(tǒng)的理解?!痹隈雎犃耸糯蟠怼⑹锥冀涃Q大學黨委書記馮培的十九大精神講座后,北京科技大學學生楊國慶收獲滿滿。
弄通,以新形式新方法打動人心
“3個半小時,3.2萬多字,總書記究竟說了啥?”10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涵錦登上講臺,以73張PPT為黨的十九大報告打“call”。整整兩個小時的講解,沒有一個人走神,學生們大呼“解渴”。
“要讓學生們真正讀懂報告蘊含的新內容、新思想、新理念,老師自己首先要學懂、弄通?!焙\介紹,為了給大學生們上好這堂融入了報告最新內容的思政課,學院老師看直播、學報告、開座談會、集中備課,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期望和要求為切入點,將十九大精神分為五大板塊,全體老師協(xié)調配合、各有側重,向同學們全面闡述。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要在弄通上下功夫。大學課堂上、新媒體陣地上、學生社團里……為了讓青年學生將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很多高校在融會貫通上下功夫,用新形式新方法打動人心。
上海高校啟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思想政治理論課集體備課會。與會人員就思政課各門課程落實十九大精神的教學重點熱點難點、十九大精神進高校思政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等進行研討。
北京林業(yè)大學以新媒體矩陣發(fā)出十九大“最強合音”。全校新媒體線上線下結合,以一邊學習一邊即時分享的模式,及時發(fā)布學校理論學習中心組、老同志、學院黨委、黨支部等各層面深入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動態(tài)和師生熱議的內容。
做實,將涓滴努力匯入時代大潮
鮮紅的黨旗高高懸掛,紅色的投票箱分外醒目。10月26日,在清華大學藥學院特別研究員譚旭的黨員發(fā)展會現(xiàn)場,黨員們紛紛投下了自己莊嚴的一票。
“我來自普通工人家庭,在過去的成長歷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做出的努力和犧牲,也充分認識到,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要緊緊依靠黨。”在發(fā)言中,這位“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專家坦言,認同感和責任感是驅使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重要力量。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要在做實上下功夫。發(fā)展黨員、開展扶貧主題活動、在科研一線奮戰(zhàn)……各高校師生以實際行動,將十九大精神落實在自己的學習工作中。
10月26日,北京科技大學發(fā)起了“攜手共賀十九大、同心扶貧安民生”主題活動,數(shù)百名青年師生參與扶貧主題活動,并在現(xiàn)場以認領貧困戶果樹、愛心募捐等形式投身精準脫貧。
10月30日,南開大學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校長龔克直言,要不做秀、要做實功,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深入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并與學生培養(yǎng)相結合,真正辦“一個立德樹人的研究院”。
…………
還有更多的人,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美好寄望融入自己的涓滴努力里。
“如今,我雖已年逾95,但仍堅守在教學的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一種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向未來。我們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未來有無限的生機和豪情。讓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是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的肺腑之言,也是回響在神州大地的師生心聲。(鄧暉 姚曉丹 晉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