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伊香蕉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 資訊平臺 > 第五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卓越特質及培育研究

                2017-10-26     來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     作者: 張海燕

                【摘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基本素質是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路徑。以評選出的30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標兵人物”為研究對象,從政治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課堂教學、科學研究、師生關系、個性特質等方面分析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基本特質,可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意識、專業(yè)認同、實踐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等幾方面的素質修煉提供建議,以期更好地促進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卓越特質;培育路徑
                【作者簡介】張海燕(1976-),女,山東工商學院講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山東 ?煙臺 ?264005)。
                【原文出處】《湖北社會科學》(武漢),2017.5.186~191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高校思政課卓越教師核心素養(yǎng)培育研究”(16JD710063);山東工商學院學生教育管理專項“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卓越特質研究”(2015XSZX012)。
                一、研究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傳播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近年來,國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用以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2015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發(fā)展提供環(huán)境保障,確保思政課教師在科研立項、職務評聘和各類評優(yōu)表彰中受到重視,調動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激活廣大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內生力,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諸多提升思政課教師素質的途徑中,選樹先進典型,發(fā)揮榜樣教師的示范作用,引領思政課新手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成為激勵廣大思政課教師積極進取的有力抓手。本文以評選出的30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標兵人物”為研究對象,分析提煉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的卓越品質,在此基礎上為高校思政課教師素質提升提出建議。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人物”評選活動對參評人員有嚴格的要求,包括:有堅定的政治方向且為中共黨員;所授課程獲得過省級以上精品課;主持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省部級以上項目,科研成果有較大影響力;在教學、科研和育人方面有典型事跡。評選程序嚴謹,分為資格審查、學生點贊、專家推薦、綜合選優(yōu)、結果公布五個階段。首先由評選活動的主辦單位對教師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教師材料在“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同時邀請廣大學生進行網上投票;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科專家、一線教師代表和媒體人員進行書面評審和會議評審;最終將評選結果進行網上公示,并組織頒獎典禮。
                評選活動已連續(xù)開展了三屆,共評選出了30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標兵人物”,其中男性22人,占總人數的73.3%,女性8人,占總人數的26.7%。年齡分配上,按獲獎時的年齡統(tǒng)計,40歲以下2人,占總人數的7%;41-50歲6人,占總人數的20%;51-60歲17人,占總人數的56.7%;61歲以上5人,占總人數的16.7%。30名教師分布在25所高校,其中21所高校為985或211學校,其余4所學校為普通院校。90%的教師任教年限在20年以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過“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相關宣傳雜志、獲獎教師所在單位的網站等途徑,詳細地了解和掌握獲獎教師的先進事跡和相關材料,并進行了仔細的分析。按照教師素質構成的劃分,從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教育理念、職業(yè)道德、專業(yè)能力、師生關系等方面進行分類匯總,在此基礎上歸納提煉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的基本特質。
                首先,對30位教師事跡材料進行認真研讀,仔細分析,對材料中所體現出的優(yōu)秀品質進行較為詳細地羅列;其次,提取所列品質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共同特質,如“語言生動、風趣幽默,講課效果好”、“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關心愛護學生,注重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打造優(yōu)秀教學團隊”、“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服務社會”等,統(tǒng)計每項特質在30位教師中出現的頻次,計算出相應的頻率;再次,對篩選出的28項共同特質進行簡單編碼,分別為C1,C2,C3,C4……C27,C28。最后,歸納整理,對出現的28條共同特質按照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職業(yè)道德、課堂教學、師生關系、個性品質六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出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共同特質。統(tǒng)計項目和分布頻次詳見表1。
                表1 ?高校思政課教師影響力標兵人物基本特質統(tǒng)計表
                三、結果分析
                通過對表1中簡單編碼的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基本特質進行歸類分析,發(fā)現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共同特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定的政治信仰
                與其他專業(yè)課教師不同,高校思政課教師是我國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傳播者,擔負著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學生頭腦的重要職責,是“立德樹人”使命的現實執(zhí)行者。職責的特殊性決定了政治素質是思政課教師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質,具有導向性和質的規(guī)定性,對思政課教師的其他素質起著主導和決定性作用。2015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中明確指出,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在重大的原則問題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這是對思政課教師政治素質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課教師“傳道”的前提。
                對于思政課教師政治素質的具體結構,陳鴻雁博士認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馬克思主義信仰、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判斷力。[1]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指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堅信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真理力量;政治敏感性是指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以及政治事件有敏銳的洞察力,并具有能準確分析政治事件的原因、內涵、本質的能力;政治判斷力是指具有對社會事件、社會思潮、學術觀點、學生行為等判斷對錯的能力并能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在對高校思政課年度影響力人物的諸多資料的研讀中可以發(fā)現,優(yōu)秀的思政課教師均具有很高的政治素養(yǎng),對思政課教學充滿熱情,認為自己講馬列,首先要信馬列,要對自己所教的理論“誠教之,篤信之,躬行之”。從表1的匯總可以看出,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政治素養(yǎng)主要表現在“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信、真用”、“將馬克思主義研究與教育作為人生追求和終身追求的事業(yè)”、“關注社會思潮,關注思想輿情動態(tài)”等幾個方面。
                2.精深的專業(yè)知識
                關于教師知識的分類,研究者們視角很多。學者林崇德等人認為,教師知識可以分為三類,即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2]其中,本體性知識又稱為學科專業(yè)知識,是高校教師從事專業(yè)教學的基礎;條件性知識即通常所說的學與教的知識,利用這些知識,教師把自己所具有的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知識;隨著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師對知識傳授過程的掌控熟練程度越來越好,這些基于教師經驗的綜合性知識通常被稱為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實踐化了的學問知識。
                分析發(fā)現,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會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yè)特點、不同知識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注重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能夠了解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講解思政課,如將思政課教育與大學生專業(yè)社團相結合、與學生常見的微視頻結合等,拓展思政課的教學路徑;能夠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創(chuàng)設適合思政課教學的教學情境。概括而論,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知識包括:創(chuàng)新的、多樣的學科教學知識;注重聯(lián)系實際,以貼近生活的方式講解枯燥的思政課理論;根據學生特點調整教學方式;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借助新媒體開展思政課教學等。
                作為從事高等教育的專業(yè)人員,專業(yè)知識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立業(yè)之本。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將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的關系、基本概念、產生背景等闡述清楚,在此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教學法知識將教材體系轉換為教學體系,通過合適的方式和途徑將專業(yè)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是思政課教師“授業(yè)”的基礎。當然,隨著教學經驗和人生閱歷的豐富,針對同樣的知識,思政課教師也會根據教學情境的變化采取不同的講授方式,這體現了教師實踐知識的發(fā)展程度。
                3.高效的課堂教學
                卓越的課堂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的核心在于將重點從教學過程轉向學習過程;轉向關注學習者的學習活動。辛濤等人采用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對學習成績的影響,結果發(fā)現,教師特定的課堂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呈正相關。[3](p51)
                課堂教學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傳授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基本途徑,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能否“入腦”、“入心”,為此,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都非常注重課堂教學。資料研究發(fā)現,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都非常會講課,30位教師的思政課教學效果均受到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有26位獲得過校級及以上教學效果獎。
                除此之外,優(yōu)秀的思政課教師們還有很好的教學控制能力。比如,在教學設計上,他們多數人都改變傳統(tǒng)的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講起來,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形式上,增加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概括起來講,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特質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靈活;注重聯(lián)系實際,以貼近生活的方式講解枯燥的思政課理論;教學效果好,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并獲得各級各類教學效果獎;注重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等。
                4.扎實的科學研究
                教師的科學研究是指采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對教育領域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教學和科研是高校教師的兩翼,只有保持兩翼的平衡發(fā)展,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優(yōu)秀的教師往往能做到教學和科研并重,教研相長,以研促教。
                通過分析發(fā)現,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都非常注重教學與科研的結合,從教學中發(fā)現研究問題,科學研究反過來又促進教學。例如,很多老師發(fā)現現有的以文本為主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學效果差,針對這一教學現象,教師們展開了不同方式的科學研究,有人在教學中插入了情景教學,有人將文本教學與圖像教學相結合,還有人開發(fā)地域資源,開展實踐教學,這些研究一方面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開展,大大提升了思政課的教學實效,另一方面,經過提煉升華,這些新做法豐富了思政課教育理論。
                概況而論,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科學研究的主要特質包括,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教學促科研,科研服務教學;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和寬闊的學術視野;多篇研究成果在馬克思主義核心期刊發(fā)表;主持或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等等。
                科研成績的背后是默默的汗水,很多思政課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主動學習,提升素質。統(tǒng)計發(fā)現,30名教師影響力標兵中,90%以上的教師的工作年限超過20年,這些成果的取得是一點一滴積累的結果。
                5.和諧的師生關系
                兩千年前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孔子等人就開始不斷地進行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的研究。研究者在對優(yōu)秀教師的訪談和觀察中發(fā)現,教師們認為最愉快的、效果最好的、學生收獲最大的課堂教學是那些確立了良好師生關系的課堂。[4]所有優(yōu)秀教師都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成功的教學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對材料的分析發(fā)現,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一個共同特點在于關愛學生,與學生亦師亦友,對學生做到了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既關心學生的學習,也關心學生的生活。對個別有經濟困難的學生,老師們會伸出援助之手;對有心理障礙的同學,有些老師會充當心理咨詢師;對學習困難的同學,老師會因材施教。在學習和生活中與學生們建立了親密的師生關系。
                有研究表明,課上和課下頻繁的師生接觸是激發(fā)學生動機和參與性的重要因素。教師的關注有助于學生勇于面對挑戰(zhàn),推動他們不斷地學習。與教師的不斷接觸可以促使學生理智地思考,鼓勵他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未來的計劃。
                6.積極的個性品質
                良好的個性特征是優(yōu)秀教師的重要素質之一。優(yōu)秀教師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教師滔滔不絕,有些說得很少;有些教師緊扣教學資料,有些鼓勵學生想象,他們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發(fā)展狀態(tài)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古語講“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個性特征會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尤其是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寬容、熱情、幽默風趣的個性特征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產生較大的影響,進而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對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材料分析發(fā)現,課堂上,老師們語言生動、風趣幽默,教學效果好;生活中,老師們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平易近人,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系好;工作中,老師們表里如一、無私奉獻,成績斐然。很多優(yōu)秀的思政課教師在教學和研究之余,會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服務社會,到社會基層進行理論宣講,使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方針政策能夠及時、準確、有效地傳達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除了上述六個方面的教師特質外,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還注重團隊建設,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它是良好工作環(huán)境的基礎,而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是高效工作的前提。優(yōu)秀的思政課教師善于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優(yōu)秀的團隊反過來又促進個體的成長,二者相得益彰。
                四、討論與建議
                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教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績和效果,關鍵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任課教師的素質。[5]結合上述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基本品質,本文從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意識、專業(yè)認同、知識結構及創(chuàng)新能力四個方面,提出有利于高校思政課教師素質提升的建議。
                1.樹立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意識
                責任通常是指分內應該做好的事,像教師職責、崗位職責等;責任意識通常是指想干事。一個人的責任意識常常是指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之一在于傳播正能量、講好中國夢。
                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力軍,高校思政課教師要肩負起歷史賦予的職責,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推進馬克思主義入腦、入心的進程。其次,要加強調查研究,了解不同領域的社會現實,要以鮮活的素材向學生講解思政課理論,講好中國夢。最后,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要傾聽學生心聲,關注學生需求,研究社會思潮,講好黨的歷史,使廣大學生感受黨的號召力、親和力和凝聚力。
                一名優(yōu)秀的高校思政課教師,除具備必需的專業(yè)素養(yǎng)外,還應當有高尚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要熱愛自己的專業(yè),要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熱情的人常常會使周邊的人受到鼓舞,熱情的課堂氛圍比呆板的環(huán)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受到鼓舞。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思政課教師以熱情的、充滿生氣的方式授課,必然會大大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
                2.增強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認同
                專業(yè)認同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周建平認為,教師專業(yè)認同是指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教師職業(yè)進行不斷地反思,對職業(yè)生活的價值和意義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定位和追問,并使內在的自我價值最終得以實現的過程。[6]教師的專業(yè)認同既有個體性的一面又有社會性的一面,它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實現了教師的專業(yè)認同,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
                教師的專業(yè)認同建立在對自身角色認同的基礎之上。高校思政課教師除了要承擔一般大學教師的角色外,還有其自身特殊性,即他必須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這是黨和國家對思政課教師角色的特殊要求,是高校思政課教師角色的外在規(guī)定性。
                增強教師的專業(yè)認同首先要堅定教師的學科信念。溫艷紅認為,堅定而正確的教育信念有助于教師超越現實的功利,強化自身克服困難的勇氣。[7]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學科的價值和意義,在所學專業(yè)中尋求自身的價值和意義,明確自己的專業(yè)角色,增強對所教學科的信念。同時,教師要多參與教育實踐,這對于構建和發(fā)展教師的專業(yè)認同非常必要。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增強社會服務意識,利用各種機會參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宣講,使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產生社會價值,增強對所從事專業(yè)的自豪感和自我效能感。除此之外,教師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也是影響教師專業(yè)認同的重要因素,既包括同事關系,也包括師生關系。
                3.建構思政課教師的實踐性知識
                對于教師知識的分類,研究者們有不同的觀點。陳向明將教師知識分為“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性”知識。[8]與教師的理論知識相對應,教師實踐知識是指那些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所形成的,對于在特定情境中應當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識,它是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
                研究表明,優(yōu)秀教師和普通教師的差異之一在于前者擁有后者無法企及的實踐性知識。[9]而教師的實踐知識是教師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針對特定的教育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學科知識及教學法知識,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是教師主動建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自己的積累、反思和他人的幫助同樣重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有著鮮明的時代性,這需要思政課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關注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深入社會實踐進行調研,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以貼近生活實際的方式講解馬克思主義理論。
                優(yōu)秀的教師還善于反思,鄧金(Dunkin)等人研究發(fā)現,優(yōu)秀大學教師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他們課前、課中和課后經常進行有目的的反思。[10](p483-502)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和發(fā)展,它是教師實踐性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
                除此之外,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有助于教師實踐知識的發(fā)展。通過對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的相關材料進行分析發(fā)現,優(yōu)秀的教師不但注重校內教師問的合作,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還注重校際合作,共同商討解決某些重大的思政課題,參與過此類活動的教師,其實踐知識會更加豐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
                4.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
                日益復雜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許多教師都面臨著如何在新形勢下把理論問題講活、如何深刻回答青年學生提出的現實問題、如何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問題,為此,高校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地進行科學研究,研究更加貼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研究新時期的社會形勢和各種社會思潮,研究高校思政課科學研究的新方法。
                面向現實、與時俱進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特點之一,解決好新時期面臨的新問題,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具備相應的創(chuàng)新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理念創(chuàng)新和手段創(chuàng)新。理念創(chuàng)新是指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束縛,改變思政課教學中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課程觀、學生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思政課教學中動起來、活起來,從而使高校思政課教學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理念創(chuàng)新是先導,手段創(chuàng)新是內容。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借助新媒體技術,以青年學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學,使教學內容以更加貼近現實、更加貼近生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改變思政課教學空洞的口頭說教,讓學生體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鮮活性、生動性,從而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內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而特殊的組成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政治素養(yǎng)對教師基本職能的發(fā)揮起到指導作用,成為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的關鍵特征。而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認同、知識基礎及創(chuàng)新能力是新時期高校思政課優(yōu)秀教師素質結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陳鴻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勝任力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2010.
                [2]林崇德,申繼亮,等.教師素質的構成及其培養(yǎng)路徑[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8,(1).
                [3]黃慧靜,辛濤.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A].中國心理學會.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北京:中國心理學會,2007.
                [4]周春良.卓越教師的個性特征與成長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5]劉書林.如何提高思政課教師素質[N].中國教育報,2007-03-29(3).
                [6]周建平.教師自我認同:危機與出路[J].教師教育研究,2007,(4).
                [7]溫艷紅.山西省成人高校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西南大學,2009.
                [8]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
                [9]申燕.教師知識的核心:教師實踐知識[J].教育與管理,2007,(5).
                [10]Dunkin, M. J., Precians, R. P. (1992) Award winning teachers' concepts of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Vol. 24.

                版權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90536  京ICP備10054422號-1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80號